古文化遗址(四)
王家湾南庄遗址:在新宁镇王家湾二级阶地上,南北长300多米,东西宽约150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有一处窑址,剖面呈长方形,高1.3米、宽1米;住室2处,残长分别2米、2.4米。陶片有仰韶文化泥质红陶钵、盆、尖底瓶和夹砂红陶绳纹罐等;齐家文化有泥质红陶高颈绳纹罐、夹砂灰陶鬲、夹砂直口灰陶尊等。
鱼儿疙瘩遗址:在瓦斜乡永吉村张家沟小山梁下段,属仰韶文化,有灰玩、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残片。
宇村南头遗址:在襄乐镇宇村,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00米,文化层1至3米。有4个袋状灰坑,最大的一个直径2米,深5米,最小的只1米见方。两处住室中较大的一个残长4米,也有墓葬。陶器残片有仰韶文化的彩陶、细砂红陶、夹砂灰陶和齐家文化的细砂红陶、泥质红陶。
任家城子遗址:在长庆桥镇的任家城子台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距地表1米,有一土坑坟墓。台地东部主要为仰韶文化,有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器残片;其西部只有周代的灰陶片、夹砂红陶鬲、豆等残片。
苏城遗址:在石鼓乡苏城村所属九龙河北台地上,文化层厚1米,距地表1米,地表可辨陶片很多,表明属仰韶文化、并有汉文化遗物,但因大规模的平田整地,使遗址遭到严重破坏。
武家山遗址:在新宁镇的武家山,西临马莲河流,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有灰坑、窖穴、窑只和住室遗址。陶器残片有泥质红陶侈口鼓腹罐和夹砂红陶单耳鬲、罐、瓮以及夹砂灰陶绳纹鬲、罐等,属齐家文化。
孙家川遗址:在早胜镇樊村孙家川所属马莲河东岸一级台地上,下距河床30米,台长宽各约500米,文化层厚1米许,有窑址、住室、灶坑等遗迹,因村庄建设,文化层几毁于尽。在这里收集到石斧、石喯、泥质灰陶鼓腹敞口绳纹罐各1件,石斧柄部有一对小钻孔,打磨精细。两片多为灰陶,似属周代文化。
柳光洼遗址:在新宁镇九龙河上游北岸坡地上,有少数灰坑,地表有夹砂绳纹灰陶器残片,出土夹砂灰陶鬲两件,通体绳纹,口沿微侈,足较短小,属周代文化。
宇村谢家遗址:在襄乐镇的宇村,西至沟边,东到马路,南至谢家,北到李德玉庄宅,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至3米。遗迹有灰坑3处,住室2处、墓葬1处。胳白盨,中生父鬲就出土于这里,还有铜剑、铜虎饰、货贝等。地表有鬲、豆、罐等陶器残片和猪、羊骨骼,属周代遗址。
魏家川遗址:在和盛镇魏家川所属马莲河西岸台地上,下距河床40米,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500米,文化层厚70厘米,距地表70厘米,遗迹有窑址1处,高2.5米,横切面每边长1.2米,下有火堂,上有圆筒形烟囱,烧结层厚20厘米,出土器物有泥质灰陶鼎2件,腹扁平,敛口,兽首状盖子,三足马蹄形,甚短;罐数十件,大小不一,均为小口、短颈、鼓腹、颈饰弦纹或水波纹。泥质夹砂陶甑颇多。夹砂红陶罐l件。筒瓦长33厘米,厚1.5厘米,圆径15厘米,外有深压的密集平行绳纹。另有铁釜1件,敛口,圆底,颈两侧有半圆形小耳,似属汉代遗址。
(选自《宁县志·文化志·文化·古迹文物·古文化遗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