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与官学
私塾与官学
在封建社会,宁州地方教育事业,有官办与私办两种,私学为其主体;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别无等级与科目之分。
隋、唐而上,此地为重要州、郡,或可有州学,但不能考。宋、元之时,州城以孔庙为教学场所,称之为“庙学”,为最早之官学。明代创建“学官”,为地方学府;并社学4所,亦官方所办。清代于学宫之外,又办书院。凡此,皆时举时废,甚不稳固。
庙学:在州城孔庙,元末毁于兵乱。
社学:明代所置,共4所,其一在旧玄帝庙址,明末俱废。
宁江书院:以城北河故名宁江为名,在西门内仓巷子,建制时间未详。同治七年毁于回军攻城之际,同治十二年移城隍庙于此。
龙川书院:以九龙川得名,在学宫西(今县政府驻地),光绪二年知州杨大年创建,时有讲堂5间,东西斋房各7间,厨房2间,大门1座。充绝产地10顷,以产租作为经费。其后,历任学官借作公廨。光绪三十一年改办高等小学堂。
学宫:明、清两代宁州最高学府——
(选自《宁县志·文化志·文化·教育·私塾与官学》)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