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旅游业发展布局及思路
宁县旅游业发展布局及思路
一、总体布局
一心一带四大片区
(一)一心
“一心”是以宁县县城新宁镇为核心。
1、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县城是全县旅游发展的门户和客厅
县城是全县旅游发展的中心,也是启动点,在全县旅游体系中承担游客集散、核心接待的功能,同时,县城本身即是一个综合性的特色旅游区。因此,县城应努力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吃、住、行、游、娱、购”产业链条,改善县城环境,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为游客提供流连忘返的休闲、度假环境。
城镇的打造方面,要以城市发展和城市经营的眼光来打造中心旅游城市,将城市休闲旅游功能的提升与马坪新区等新区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等,打造生态、宜居的西部城镇。宁县县城应该是集宁县旅游集散和综合服务中心、市民休闲和旅游城镇为一体,是宁县旅游整体管理、协调、运作的中心,是宁县总体旅游形象的集中体现。
2、旅游景观发展思路
宁县的旅游景观建设目标可以定位为“全国有名、西北知名、全省最美的山水园林城市”和“西北著名的宜居城市”,基于这样的目标定位,其县城的旅游景观的打造思路可以落实和分解为以下四个方面:
生态宁县·人文宁县·宜居宁县·现代宁县
其中,生态宁县的打造可以以四山、三条滨江带为重点,重点做好四山的景观绿化、三条河流的滨河景观带打造;
人文宁县,以辑宁楼、县博物馆、以及东、南、北三山的城市休闲公园为重点,凸显宁县浓厚的人文色彩,具体为:在做好四山绿化的基础上,东山打造成为福佑县城文运的风水宝地和文化休闲公园;南山打造成为以女娲文化为主题的城市休闲场地;北山重点体现悠久的古豳历史文化;
宜居宁县,主要体现在九龙广场,打造成为县城的现代生活核心休闲广场;西山配合马坪新区,打造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广场;
现代宁县,朝着现代化的时尚新城方向发展。
3、打造手法
建议通过推进宁县的“青山碧水”工程,实现县城的旅游景观的整体构建。“青山碧水”包括以下六八大工程,园林工程、水利工程、文化工程、景观工程、灯光工程、旧城改造、4A景区工程和营销工程(后文将详细阐述)。
(二)一带:文化休闲带
1、发展思路
宁县的文化休闲带是纵贯宁县东北到西南的一条人文资源集中分布的旅游带,以秦直道和柳树湾遗址品质最高。
这一带上聚集了全县主要的历史遗址和红色文化遗址,在未来的开发中,建议整合区域内人文、民俗、历史、自然等相关要素,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在宁县快速打造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指引下,以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为主要阵地,整合提升、重点打造若干个体验型休闲产品,着力营造文化氛围,形成以“文化体验、民俗休闲、乡村旅游”为主要产品的宁县文化旅游发展轴线,形成独特吸引力。
2、重点景区
在文化休闲带的建设中,建议近期启动秦直道、柳树湾遗址的建设。
秦直道:秦直道是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遗址,建议把秦直道上一段五公里长的路段,策划成一条历史文化走廊,称之为“古道寻梦”。古道寻梦设置八个历史情景雕塑群和两个中途游憩小站,分别为千年古道、秦皇韬略、汉武风采、唐王挥鞭、昭君出塞、李闯举义、古道漫漫、红色陕甘,两个休憩小站为秦军大寨和古道驿站。
柳树湾遗址,建议以“两点一存”为主题,打造成为红色旅游的一个精彩亮点,同时结合山地地形,开展军事游乐旅游。
(三)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区
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区的依托主体即为宁县子午岭森林公园,其中,桂花塬、白吉坡和罗山府资源品质和开发基础最佳。
1、总体定位
子午岭是宁县自然旅游资源中,品级最高、潜力最大的景区,结合子午岭的资源条件和产品打造方向,建议宁县县域内的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定位为:
陇东林海·休闲家园
陇东林海,突出表现了子午岭在陇东这样的西北地区更显珍贵的自然生态资源,良好的植被、丰富的水体;休闲家园,是指结合资源开发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休闲等旅游活动,形成了子午岭丰满的旅游产品和景区形象。
2、发展思路
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山水旅游开发模式,结合子午岭山水的具体特点,对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打造宁县境内的子午岭为“陇东第一休闲度假地”,使之成为宁县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交通是子午岭旅游的瓶颈,应对整个子午岭片区的内主要景区的道路进行改造和提升,提升桂花塬、白吉坡和罗山府等前期启动景区的可进入性;在打造、运营和推广旅游产品时,充分考虑各产品之间的互动和区位关系。
同时,借力黄陵景区的优势效应,打破地域限制,外部联动,形成外部跨省区大环线,分流黄陵景区的现有游客,实现子午岭大景区的快速发展。
3、空间结构
子午岭景区中,桂花塬、白吉坡和罗山府最具前期启动条件。结合各自的资源特点,打造为不同功能的旅游区,使之差异化发展。其中,桂花塬结合秦直道,打造成为“生态度假+文化休闲体验”为核心功能的景区,并借力黄陵,成为最易启动和最具引爆潜力的景区;罗山府,主要功能定位为“生态观光+养生休闲”;而白吉坡则重点发展“水上游乐+会议度假”,三个景区,突出主题和功能的差异化,互补互动经营,共同打造宁县子午岭品牌,并联合申报国家4A级景区。
因此,分别依托桂花塬、白吉坡和罗山府,形成了桂花塬生态度假和文化体验区、白吉坡水上游乐和会议度假区、罗山府的山水休闲养生区三个不同主题功能的空间结构。
4、重点景区
桂花塬:桂花塬不仅拥有原始的尚未开发的生态资源,更拥有秦直道这样顶级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柳树湾遗址这样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以说,桂花塬融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于一体,是自然风光奇观,历史文化大观,具备了资源的多样性和完整性。秦直道的存在为子午岭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游赋予了深层次的文化理念,是文化与自然的精密结合;加之,桂花塬距离陕西旅游黄金游线黄陵、延安中的黄陵景区距离很近,使其具备了借势黄陵的良好市场机会,使其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桂花塬的发展建议以桂花塬林场场部为中心,打造一个度假接待小镇,以秦直道为重点,形成一条历史文化体验带,并打造以秦军大寨为主题的小镇;在柳树湾遗址处利用现存32个窑洞,建设成为依托窑洞的红色文化观光、休闲点,并结合后山,形成军事游乐区。总体形成秦直道文化休闲体验、和古代军事、现在军事游乐两大块。
罗山府:罗山府林场最精彩的是五个小水库和一大片秀美的林地,这一带十分幽静,胜似梦境,一派原生态的大自然本色,令人陶醉。从场部水库到介家川水库,全长约五公里,建议结合良好的生态条件,打造以山水养生为主题养生谷,以场部为中心,形成休闲接待的核心,全程以四个节点为游乐节点打造一条观光、休闲、养生带。
白吉坡:建议改名为“百吉湖”,水库是这里的核心资源和特色,在西北地区有这么大一个可以开发利用的水面,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该旅游区应以水游乐、商务政务会议、生态度假为主要功能可开发方向,动静分区,大众和中高端消费相对分离,形成一个以水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议做好水文章,同时做好水体保护工作。
(四)红色革命文化旅游区
红色革命文化旅游区是以九砚战役烈士纪念碑和梁掌会议遗址为核心的红色旅游区,并向东延展为柳树湾遗址,向西延伸为县城烈士陵园,共同形成了宁县的“红色之旅”爱国主义的游线。
宁县红色旅游的发展,要依据以“点成线、线成片”进行资源和景区的整合,达到红色与红色的整合,红色与绿色整合,红色与彩色的整合,实现资源互补和客源共享,积极宣传红色旅游资源和产品。
(五)历史文化休闲旅游区
宁县南部的历史文化休闲旅游区是以政平的凝寿寺唐塔和张家书房为核心展开的。凝寿寺唐塔虽然经过了修复,但还是具备了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但由于它是以单个资源点形式存在,加上本身的游憩性不足,因此,很难开发为单独的旅游区,吸引人流。
张家书房现状条件良好,依托所在村落,结合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可以开发为文化休闲体验和乡村旅游结合的综合性小景区。
凝寿寺塔和张家书房的开发关键为区内游线的整合,即形成县城—政平(凝寿寺塔、张家书房)—长武—长庆桥—县城旅游环线,将起到很好的吸引游客效果。
(六)温泉休闲和工业旅游区
温泉休闲和工业旅游区,主要指长庆桥的野王川度假村的建设和长庆桥经济示范园区的旅游发展。
野王川温泉所在地依山傍水,泾、浦两河穿境而过,地下温泉水质好,可以开发为集温泉休闲、水游乐、康体养生、会议度假于一体的温泉度假旅游区。
长庆桥经济示范园区远期可结合一些适游、可游的工业项目,开发为工业旅游目的地。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