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一生慈母心——记宁县瓦斜乡永吉村好婆婆玉秀芹
倾尽一生慈母心
——记宁县瓦斜乡永吉村好婆婆玉秀芹
在宁县瓦斜乡永吉村,提起玉秀芹,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称她是天下最好的婆婆。她勤劳、善良、贤惠,从1989年以来,几十年如一日,用一份母亲的真爱,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患病的儿媳妇,她的事迹打动了每一个村民,铸就了一个母亲的真挚情怀,受到乡亲们的尊敬和称赞。2012年9月她被县妇联文明办授予“好婆婆”荣誉称号,受到表彰奖励。
无微不至显大爱
1989年7月,正是乡亲们热火朝天忙夏收时节,玉秀芹家却遭遇了一场从天而降的噩运,从此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轨迹。一天晚上,儿媳分娩后,突然抽搐,不省人事。家里人当即用架子车送往宁县中医医院治疗,确诊为产后子痫。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治疗,病情没有一丝的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媳妇没有了生命迹象,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单,要求出院准备后事。
就在回家途中,悲痛欲绝的婆婆仍不甘心,要求再到别的医院试一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媳妇有了一丝气息,生命算是保住了。
在医院的最初20多天里,媳妇完全是一个植物人,不能张嘴,眼睛紧闭,脉搏细若游丝,生命全靠输液维持。玉秀芹叫亲戚看管家里,自己抱着小孙子日夜守护在媳妇病床前,整天以泪洗面,和儿子一道精心伺候媳妇。
一月过后,媳妇慢慢苏醒过来,有了知觉,开始进流食,但全身不能动弹,双目失明,不会言语,医院建议回家调养,预言很可能终身瘫痪,病情不会有很大好转。
玉秀芹丈夫在县机关工作,儿子在村小学当民办教师,家里全靠她一个人操持。现在家里又多了一个病人,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孙子,整天忙得焦头烂额,不可开交。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首先把小孙子安顿好,再帮媳妇活动手脚,进行按摩,防止肌肉萎缩。此后生火煎药,给媳妇一口一口喂药,还要喂牛清理牛圈。她常常一手抱着孙子,一手给媳妇梳头洗脸,擦屎接尿。白天,她把家里安排好后,就抽空到地里忙活;晚上,还要给媳妇洗脚洗身子,换洗衣服。一日食三餐,都要亲自给媳妇喂到嘴里,并且每天变花样给媳妇做好吃的,以补充营养。由于她的悉心照顾,媳妇面色红润了许多,身体一天好似一天。可玉秀芹呢?原来体重过百现在还不到80斤。
不离不弃见真情
对于玉秀芹来说,照顾好媳妇,是家里重要的事情。1990年后季,媳妇才渐渐能站起来,但失去记忆,视力模糊,语言不清。此时的孙子已经活蹦乱跳,淘气可爱,不需要大人过多的照管,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照顾好媳妇。为了使媳妇尽早站起来,能够自理,玉秀芹及家人四处访名医、寻良方,先后多次到兰州、西安、成都等医院进行康复咨询。为了给媳妇治病,她卖掉了家里的耕牛前后花了5万多元。有些亲戚朋友就私下对玉秀芹及家人说:不要再花冤枉钱了,这要到啥时候,花再多的钱还是治不好,不如离了,再娶一个。你们已经尽力了,没人会骂你们的。有的就直接对她说:“你男人是国家干部,儿子是教师,家境又好,我有门路,绝对可以帮你离掉。”而对亲友的劝说,儿子有些动摇了,玉秀芹却坚决的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媳妇在我家里得了病,我就得给她治。如果是你的女儿,你怎么办?再说,要是把她离了,我一家人良心过不去。”玉秀芹常在儿子面前说媳妇过去的好,劝导儿子不要有任何想法,要一心一意对媳妇好。她总相信,有一天媳妇的病会好起来的。
玉秀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天早上起来,她搀扶着媳妇进行康复训练,定时给媳妇用按摩器按摩。经常给媳妇讲过去和现在的事情,帮助她记忆功能。媳妇在床上时间久了,她就把媳妇扶下床,搬到院子里晒太阳,或者到人多的地方听人家聊天。逢集日,她就用架子车把媳妇拉到街上散心,给媳妇买这买那。在这24年里,媳妇的穿戴及生活日用品几乎全是她买的,唯独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把节省下来的钱,全都花在了媳妇身上。
无怨无悔挑重担
如今,70岁的玉秀芹已是四世同堂了,媳妇已经变成婆婆了并且有了可爱的小孙女,病情得根本好转,生活完全可以自理,整天笑呵呵的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孙子中专毕业到天津打工多年,孙媳在家抚养曾孙女,一家人子孝孙贤,和和睦睦、其乐融融。
最近几年,玉秀芹由于年老体弱,患上了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多种病,体力大不如从前了,但是她还是依然挑着的重担。儿子在村上当干部,整天不着家,她既要忙家里,烧水做饭,照看曾孙女,又要忙外。家里有3亩果园,还饲养了5只绵羊,给果园施肥,打药、套袋、摘袋、下苹果,样样少不了她。她抢着干重活,从不喊苦、叫累。今年,孙子看她太辛苦,又有病,打算辞职回家,她就不同意。她说:“我现在还不算老,还能再干几年。”其实,她是想让孙子在外面好好干,多挣些钱,使家里过上好日子。
玉秀芹以一桩桩、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显示了一个普通农家妇女的精神风尚和道德情怀,为千百个婆婆做出了榜样,成为众乡邻学习的楷模。近日,她家又获了“十星级文明户”的荣誉称号。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