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历史文化>古今名人>详细内容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记宁县焦村乡西沟村好婆婆张金莲

来源:团委 作者:团委供稿 发布时间:2014-07-0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张金莲是宁县焦村乡西沟村三组的一位普通农民,现年已经73岁的她,膝下儿孙满堂,家庭和美。在她含辛茹苦的培养下,两个儿子,两个孙子先后光荣入伍,他们家被乡亲们亲切的称为“军人世家”。她是一位勤劳、善良、能干、热心的农村妇女,虽然没上过几天学,但大家都喜欢向她请教问题。在和丈夫徐克俭生活的几十年里,她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她的美名传遍乡里。

大儿子徐西宁结婚后,继续在部队服役,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了张金莲瘦弱的肩膀上。为了让儿子在部队安心服役,小学文化程度的她,常常在昏暗的油灯下用拼音给儿子写信,骗儿子说家里经济宽裕,一切都好,鼓励儿子在部队好好干,不要想家。其实,那时候是她们家最艰难的时候,由于家里缺少劳力,常常缺衣少食,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常常接济她,令她十分感动。

人们常说,婆婆和儿媳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铛铛,不闹动静的。但是她觉的,只要真心实意对待儿媳,婆媳关系也不难处理。大儿子徐西宁退伍后一直在村上担任队长,平时总是管事多,挣钱少,但却深得群众拥戴。祸不单行的是,大儿媳妇因1989年一次意外,患上间歇性精神病,常常精神恍惚,动不动砸东西,生活不能自理。

儿子工作忙,照顾儿媳的重任又落在了张金莲身上,从儿媳妇生病开始,张金莲每天坚持做到三件事:一是早晨经管疯媳穿衣、洗脸,做饭;二是中午洗衣;三是晚上给儿媳烧炕。看似平淡无味,简单不过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期间困难,无人亲历,无人能懂。但是无论酷暑严寒,张金莲都像照顾女儿一样照顾儿媳,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媳妇迈进门,就是咱家人。”她还说“孩子们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我不缺胳膊不缺腿的,趁现在自己还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点是一点。”都说做个好婆婆难,但从张金莲身上我们发现,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子就是自己的亲人,就是一家人,再说,我这个当妈的不疼她谁疼她,我不照顾她谁来照顾她。”

2005年腊月的一天下午,张金莲教儿媳烧炕,等到晚上七点多看完电视,她去看儿媳睡下没有时,发现炕上的被褥已经烧着了,满屋子都是烟,儿媳吓的蜷成一团。这时,她悲从心起,泪流满面,把儿媳领到自己的炕上入睡,自己则连夜打扫屋子,缝补被褥,生怕儿媳受冻,她愧疚的对邻里说“都是自己偷懒,不操心,怎能让一个连自己都顾不了的孩子自己烧炕。”

2009年3月份的一天晚上,儿媳病情突发,胡打乱闹,当时儿子还未回家,她着实放心不下,急急忙忙联系村里的人,把儿媳送到医院。就在儿媳生病的日子里,她的关节炎、高血压病又犯了,可她依旧不分白天黑夜的陪伴在媳妇身边,按时喂饭、喂药、换洗衣服,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儿媳很快康复了。每当提起这事,儿媳老觉的过意不去,让婆婆为自己操了这么多心,受了这么多累,就是自己的亲娘,也很难做到。但在张金莲看来,人这一辈子,少不了沟沟坎坎,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她说她什么也不图,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

邻村徐老头有一个独生儿子和三个女儿,儿子结婚后,三个女儿也相继出嫁,生活不太富裕。小两口婚后一年多,儿媳嫌老两口年老体弱多病,不讲卫生,又怀疑老人将家里的东西偷给女儿,吵着闹着分了家。三年后,老两口病情恶化,常常连饭都吃不上,找儿子合家,可儿媳无论如何都不要老两口。情急之下老两口找到村上的热心人张金莲,请求说合。张金莲听说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急在心上,利用晚上的时间,把老两口及儿子儿媳叫到一块,帮他们分析问题,她说: “老人和儿女产生矛盾,不是一个人的错,大家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老人年纪大了,生活习惯邋遢,不讲卫生,你们年轻人爱美丽、好干净,很正常,但做儿子儿媳的,也都要体谅老人,人都有老的一天。再说,我们现在怎么做,下一代就怎么学,我们要做好的引路人。”一席话说的两家人脸露愧色,都觉得自己做的不对。最后,徐老汉的儿媳站起来说:“爸妈,咱啥都别说了,听张婆婆的,明天过来吃饭,咱们合家。”听到这话,张金莲如释重负,徐老头眼里流出了激动的泪花。

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张金莲的辛苦付出获得了回报,儿子、儿媳对她都很孝顺,逢年过节,都争着给老人备年货,买衣服,平时她有个头痛感冒,不愿动弹的时候,孩子们总是催她快去医院检查,担心她的身体。想想这些,她心里觉的挺踏实,也很欣慰。

村委会每次在评选“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优秀村干部”时,村民都争着抢着为她们家投上一票,村里的妇女们聚在一起时常说,张金莲为她们树立了榜样,带了好头,大家都要向她学习。

如今,她的儿孙个个成家立业,事业有成,他们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儿媳的病情如今大有好转。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她持家有方,营造了一个欢乐和谐的温馨之家。她的动人故事妇孺皆知,她的品行道德,传遍乡里,他就是张金莲,一个朴实无华的农村道德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