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历史文化>古今名人>详细内容

一个女人的担当——记孝亲敬老模范付小娟

来源:团委 作者:团委供稿 发布时间:2014-07-0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自家门口和水泥,准备给刚建的房子铺地板砖,中秋刚过,虽是正午,但在这海拔2000多米的黄土高原上,太阳隐去了半边脸,冷冷地望着大地,寒风瑟瑟,似乎正在酝酿着一场大雨,我猛的打了个寒噤,缩了缩脖子,因为在干活的缘故吧,她虽穿的单薄,鼻子上却有细密的汗珠,在她休息的时候,我和她聊了起来,对她的一些事情,我在乡亲们那里早有耳闻,只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有些东西早已丢失或者视而不见,忽然它就发生在你的身边时,总是让人有些疑惑,想更深的去了解它,确信后便是感动与深深的自嘲,伟大的人性就在那里,是现实的黑纱蒙住了我的双眼。

现年39岁的她—付小娟,金村乡金村村人,她没有我想象中的悲苦脸庞和深陷的眼窝,相反,眼神犀利坚强,头发一丝不乱的挽在脑后,干净利落。1989年18岁的她与大她二岁的同乡小伙子刘书宁喜结良缘,婚后不久,为了生计,小两口去了广州打工,那时家里的两位老人身体都还好,两个大小姑子也经常照顾着,他们也就放心了。相继六年,他们任劳任怨把青春挥洒在了广州那块土地上,辛辛苦苦攒了一些积蓄,并且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生活虽辛苦但也充满了甜蜜幸福,一家人其乐融融,她以为生活就会这样持续下去,谁知人生无常,1995年刘书宁被查出得了肝硬化,广州医疗费用昂贵,他们选择回家治疗,刘书宁这一病就是六年,为了给丈夫治病,她花光了这几年的打工所得之后,开始四处举债,但最终还是未能挽回丈夫的生命。2001年的腊月,她的丈夫下葬后,她的天塌了,公公婆婆、女儿、一家人哭成了一团。那段日子,她形容枯槁,每天以泪洗面,对于一个女人而言,这已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谁知祸不单行,不几日,她的大姑子也因病去世,这下,原本已饱受丧子之痛的婆婆一下子便卧床不起,瘫痪了。公公也因受不住连续的打击,一夜眼盲。她如尸体般在冰冷的炕上躺了几日后,挣扎着站了起来,她说,她不能倒,她要撑起这个家,丈夫没了,她不能眼瞅着这个家就这么毁了。就这样,她强打起精神,一边照顾瘫痪的婆婆和眼盲的公公及年幼的女儿们,一边起早贪黑在附近的砖厂里打工,为了能多赚些钱,还债养家,她干着一般只有男人才做的重体力活,消瘦的身体全靠坚强的意志支撑着。那时,家家户户的生活燃料都只有柴草一种,别人家都是用牛或驴去沟洼里拉,她没办法,家里养不起牛,寒冬腊月里,她拉着架子车,已经冻肿的手磨破了皮,不住的往外渗着脓血,在好几处陡峭的坡道上滑倒了,站起来,她重复着这几个动作,手里紧紧的握着架子车的车辕,回家卸完柴草后,辕上沾满了血迹。聊到这里,眼泪在我的眼眶里打转,她却一脸平静地对我说,泪流干了,就没了。

2006年,对她来说,是人生转折的一年,这年,公公婆婆实在不忍媳妇这么辛苦的过日子,决定给她招个上门女婿,女儿也没有意见,但她过不了心中那道坎,是她与丈夫的夫妻之情支撑着她走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那段日子,这些她无法忘怀。两位老人一看媳妇不愿招婿的态度后,搬了众多亲朋好友来说服,几番攻势后,她理解了老人们的良苦用心,在大家的撮合下,她结婚了,丈夫是邻镇人,名叫胡林奎,为人诚实本分,对她和家人也是爱护有加。此后,他们一起在砖厂打工,共同照顾家里,2008年他们的儿子降生了,2013年他们终于还清了前夫患病时所欠的债务,并且在众多亲友的支持下,在自家临街的地块上建了16间门面房,在她和胡林奎的精心照顾下瘫痪了12年的婆婆病情稳定,眼盲的公公身体还算清健,这个家庭在历经劫难之后又重新起航了,这就是一个女人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