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历史文化>古今名人>详细内容

白彩霞:让1700多名香包妇女过上好日子

来源:宁县外宣办 作者:李纲陵 发布时间:2015-01-2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宁县米桥乡,长期有1000多名农村妇女依靠“中国民间刺绣艺术大师”、“甘肃省民间艺术大师”白彩霞创办香包公司设计的产品样式,制作香包等民俗工艺美术品,足不出村就能赚钱致富。

\

白彩霞的丈夫任维华正在家中做画样、裁样、上面料基础工序。每年6万多件香包的雏形制作都是在白彩霞的指导下由他一个人来完成的。

\

白彩霞在家中给已粘上面料的香包绘图案。“我从1984年就开始画了,到现在已经画了30多个年头了。龙、凤、花、草、虫、鱼等图案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画的。”白彩霞说。

\

白彩霞把画好的香包分发给宁县米桥、平子、良平、早胜和正宁县山河、宫河等乡镇700多名的妇女去刺绣,绣成后逐件回收。

\

白彩霞把制作香包的妇女们叫到自己家中,边制作边进行培训。如今,米桥乡及其周边妇女被彩霞香包公司培养出来的国家、省、市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18名,县级制作能手52名,从业人员1710多人。

\

白彩霞组织香包制作能手参观公司60平方米的营销展厅。在营销展厅,白彩霞组织妇女们互相学习和交流香包制作技术,演示米桥乡政府通过注册的淘宝网,建立的网络销售平台操作流程。白彩霞每年培训香包制作人员1200人(次)以上。

\

白彩霞在公司车间指导妇女们机绣香包。为加大米桥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力度,米桥乡党委、政府利用扶贫香包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争取扶贫资金50多万元,向全乡香包生产户投放缝平机60台。

\

白彩霞在自己家中收购香包制作户们交来的产品,按数量发放工钱。制作户葛翠茹说:“我们这些制作户们家里农活少、绣花快的一年能挣10000多块钱;农活多,绣花慢的年收入也不少于2000元。”

\

白彩霞在丈夫和几名妇女的帮助下,对成品香包装箱出售。彩霞香包公司生产的民俗文化产品远销香港、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杭州等20多个大中城市和旅游景点。年生产各类民俗文化产品6.8万件(套)以上,年创净收入19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