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历史文化>古今名人>详细内容

邹海芹:在家门口当“工人”

来源:宁县外宣办 作者:李建强 发布时间:2017-08-14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过去每年走南闯北去打工,如今在家门口的医药公司就可以上班,收入稳定还可以照顾家。”正在宁县康盛医疗医药公司上班的员工邹海芹边分拣药材边告诉笔者。

今年38岁的邹海芹家住和盛镇和盛村,家有4口人,过去每年春节刚过完,她就得急匆匆的要跑去千里之外的南方打工,家里的老人孩子不但照料不了,一年下来也就挣个2-3万元。去年,她见自家门口新建的康盛医药公司在招工,就报名经过面试体检进入了公司,并与公司签订了用工合同,每天在公司上班8个小时,每年下来也能收入2万多元。“我现在和城里的工人一样了,每天都有固定的上下班和休息时间。”邹海芹笑着说。

同样,在焦村镇海升苹果基地,笔者见到了正在为园子除草的朱秋霞,朱秋霞除了将自家的5亩土地全部流转给海升公司之外,还在海升基地当起了“领班”,她现在除了每年能拿到2万元的劳务工钱之外,还可以领到土地流转的收入2500元。

像邹海芹、朱秋霞这样就近在当地涉农企业务工的农民,在宁县还有很多,他们的身份都由最初的农民转变成了现代工人。

近年来,随着宁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不断发展壮大,在农村许多连片土地被投资流转,用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建立深加工企业,诸如“海升”苹果基地、两川万亩设施瓜菜基地、两个工业区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及企业在宁县相继得到规模化发展,农民的土地虽然被流转了,但是收入却没有因此而减少,失地的农民不仅可以拿到土地流转的收入,而且还可以就近在“家门口”涉农企业打工增加收入,让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了“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