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嘏四代七人封侯拜相
傅嘏,字兰石,故北地泥阳(今宁县)人,傅介子之后,东汉建安十三年至三国魏正元二年(208—255年)在世,仕魏。其祖父傅睿,曾为代郡太守。伯父傅巽,黄初年间为侍中尚书。父傅充,仕至黄门侍郎。
傅嘏学博思精,弱冠知名,清理识要,达治好正。且好论才性,探究精微,少有及者。初为司空陈群辟用,散骑常侍刘劭作考课法事下三府,嘏为文难之,议论精辟。
曹魏齐王正始初,任尚书郎,迁黄门侍郎。时曹爽秉政,何宴为吏部尚书;傅嘏因议论何宴之短,被借故免官。后起拜荥阳太守,他没有去上任。太傅司马宣王请其为从事郎中。曹爽被诛,傅嘏出为河南尹。其地内掌帝都,外统京畿,居民来自各地,多豪门大族,又商贾胡貊,四方会聚,难于治理。然傅嘏治理有方,吏民安之。
曹魏齐王嘉平四年(252年)四月,吴主孙权死。曹魏征南大将军王昶等表请伐吴,三征献策而不同,诏以访傅嘏,傅嘏分析形势,详陈利弊,对以长策。朝廷不从傅嘏言,十一月征吴,次年正月诸军大败于关东。吴大将请诸葛恪乘胜举兵,扬言要取魏的青州、徐州等地。朝廷忙为防备。傅嘏以为吴取青、徐是诈,并兵淮南是真。因以此为备,后果如其所料。吴兵终不克淮南,遂去。
嘉平末年,赐傅嘏爵关内侯。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254年),进封武乡亭侯。次年,毋丘检、文钦作乱,傅嘏强力劝司马景王带疾出行以平之。后以功进封阳乡侯,增食邑600户,并前至1200户。是年傅嘏病死,年47岁;追赠太常,谥曰元侯。
傅祗,字子庄,傅嘏少子。大约是曹魏齐王正始年间至晋怀帝永嘉年间(243—3l2年)在世,仕魏、晋两朝。
祗性至孝,早知名,以才识明练著称。初仕魏,曹魏元帝咸熙年间,以父亲有大功于前朝,被封泾原子。晋武帝始建东宫,即为太子舍人。累迁散骑黄门郎,赐爵关内候,食邑300户。后出为荥阳太守,造沈莱堰,御河济,除兖州、豫州水患,百姓为他立生碑颂扬。继而晋武帝赏识他的才能,擢其兼廷尉,迁常侍、左军将军。晋武帝崩,傅祗入为侍中,铲除了辅政太傅杨骏。后授河南尹,末上任。迁司隶校尉,讨平了杨骏勋,当封郡公8000户,他坚持推让而减半;降封灵州县公,邑1800户,又用2200户赐封其少子傅畅为武乡亭侯,侄儿傅俊为东明亭侯。
傅祗还多次率安西军司讨平齐万年的叛乱,帮助晋惠帝复位。怀帝晋位后,京城多次发生动乱,他又屡建功劳,迁封为卫尉、常侍、中书监、太子少傅、司徒等,加光禄大夫、开封府尹等。晋怀帝多次赐床帐、坐骑等。其长子娶弘农公主。洛阳沦陷后,以司徒、持节、大都督诸军事屯盟津,暴疾以薨。年69岁。有文章驳论10余万言。
傅宣,字世弘,傅祗长子,大约泰始至建兴年间(266—315年)在世。惠帝时为黄门郎,怀帝时转吏部郎,又为御史中丞。病卒,年49岁,无子,以弟傅畅之子为嗣。
傅畅,字世道,傅祗次子。咸和五年(330年)以前在世。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为秘书丞;不久为前赵石勒所获,用为大将军右司马。熟识朝仪,恒居机密,甚为石勒器重。著有《晋诸公叙赞》二十二卷、《公卿故事》九卷。咸和五年病死。其子傅咏为东晋交州刺史、太子幼率。
(供稿:李忠信 米占宏)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