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宁州三鏖兵
李渊、李世民父子,乘隋末农民大起义席卷全国之机,在太原起兵“反隋”,迅速进兵关中,占领长安,建立了唐王朝。
宁州(今宁县),地处陇东南部,紧邻咸阳,屏蔽京畿,关隘重重,是大唐的军事战略要地。唐王朝建立初期,秦王李世民曾亲率大军于宁州翦薛秦、平叛乱、御突厥,有力地巩固了新生的李唐政权。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六月,雄踞金城(今兰州)的“西秦霸王”薛举率兵东进,袭击泾、宁、庆等州,欲图进逼长安。唐以秦王李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为司马,率领八总管兵西征薛举。七月,唐军进逼高墌城(今宁县政平)。当时,李世民身患疟疾,便把军事委托给刘文静和殷开山,并叮嘱他们说:“薛举孤军深入,粮草缺乏,兵士疲劳,急于求战,你们不要应战,等我病愈再来破敌”。但刘文静、殷开山等未听劝诫,竟然列阵示威,主动出击,却疏于防范,被薛举从阵后袭击,致使唐军大败,将卒死伤大半,世民只好命军队撤回长安,薛举遂占高墌一带。八月,薛举遣其子仁杲进围宁州,被刺使胡演击退。不久,薛举病死,“仁杲立,居于折 城(今泾川县东),谥举曰武帝”。九月,仁杲催兵围攻泾州(今泾川北),杀守城唐将刘感。十一月,秦王李世民亲率大军至折墌城下,薛仁杲命大将宗罗睺挑战,李世民坚壁不出,并转告诸将说:“我军新败,士气沮丧,贼恃胜而骄,有轻我心,宜闭垒以待之。彼骄我奋,可一战而克也”。然后传令军中:“敢言战者斩!”于是两军对峙60余天,西秦兵粮尽,大将牟君才、梁胡郎率部投降。李世民一看时机成熟,便在浅水原(今长武县北)层层设伏,诱使宗罗睺 倾巢来犯。等宗部进入包围圈中,“世民引大军自原北出其不意,帅骁骑数十先陷阵,唐兵表内备击,呼声动地”。宗罗睺由于长时间作战,疲劳不堪,加之口粮不足,无力再战,“士卒大溃,斩首千级”,没有跑掉的也全部投降。薛仁杲一看战败,只好引兵退入城内。半夜,在唐军的围攻下,又有许多士卒下城投降。清晨,薛仁杲见人心离散,大势已去,不得不举表请降。唐军收其精兵万余人,男女百姓5万口。次后,唐斩薛仁杲于长安。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六月,皇太子李建成为翦除政敌,密谋杀害李世民,便私派使臣赴庆阳(治安化,即今庆城)秘密串连,网络同党。庆州都督杨文干厚待来使,并招募壮士骁勇密送长安,以助建成。建成又派郎将尔朱焕、校尉乔公山押送大批盔甲、军械给杨文干,要他与齐王李元吉发动兵变,共图秦王世民。尔朱焕、乔公山行至幽州时事情败露。高祖发怒,囚禁了李建成。李建成又密派司农卿宇文颖“驰召文干”。宇文颖奔至庆州,告知原委,杨文干立即发动兵变,并攻陷宁州城。高祖因杨文干叛乱的主谋是太子建成,恐其响应的人多,一般将领难以对付,就又派李世民前去征剿。于是,李世民率师进击宁州、庆州,不久杨文干战败,被部下所杀,这场叛乱很快被平息。
武德八年(625年)二月,唐统一全国的战争基本结束,突厥贵族看到中原已没有割据势力可以利用,只好将其全部力量入主中原。颉利、突利两位可汗合兵扰原州,经泾州、彭原,唐都长安又受到了强敌的威胁。
唐高祖李渊派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率军抵御,在幽州、定平(今宁县政平)设防布阵。当时,唐军的主力被派遣分别镇守各地,留在京都长安的兵力很少。面对强敌,李元吉担心交战失利,主张撤退。李世民坚决不同意,但他知道敌人势力太强,不能硬拼,只能智取。他根据多年来和突厥作战的经验,想出了退敌之策,亲率百余名亲信骑兵,向敌军大营飞奔而去。颉利、突利率1万多骑兵摆好了阵势,想大战一场。当看到唐军只有100多名骑兵时,大吃一惊,以为唐军一定有什么奇谋,下令不得轻举妄动。
李世民来到颉利阵前,大喊:“我国与可汗有约,和平共处,现在为什么毁约,侵犯我境?我是大唐的秦王,颉利可汗如果有胆量,你就出来和我单打独斗;如果全军进攻,我也只用这一百骑足矣”。颉利可汗不知唐军的虚实,害怕中计,仓促之间不知道怎么办。李世民又骑马到阵地的另一端,对突利可汗说:“你、我曾经订过盟约,说有急事的时候彼此救援,现在你不仅不救援,还率军来攻打我,那还有什么誓盟之情、兄弟之情呀?”突利理屈,默不做声。颉利在那边看见李世民如此胆大,迷惑不解,又听见他和突利谈什么情呀、意呀,担心突利与李世民密谋夹击自己,于是命人去请李世民说:“既然秦王不想打了,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和你重申和巩固以前的盟约罢了”。说完,便率军退去,突利也只好随之而去。
大智大勇的李世民,不费一刀一枪,智退突厥,凯旋而归。
(供稿:李忠信 米占宏)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