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驻跸宁州彭原郡
唐时期对宁县建制曾作过三次变动。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北地郡为宁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宁州为宁州彭原郡(北宋前期也曾将宁州改名为彭原郡),至德元年(758年)又复宁州。唐史上著名事件肃宗驻跸宁州彭原郡发兵平叛乱,就发生在宁州改名为宁州彭原郡这一时期。
唐朝的繁荣,在玄宗时代达到顶点,此后开始由盛转衰,而在这一转折过程中,又爆发了安史之乱,更加速了唐王朝覆亡的历史进程。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同部将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一带)发生叛乱,率兵15万,号称20万,南下进攻唐王朝。唐玄宗毫无应变准备,5月,潼关失守后,唐玄宗慌忙逃往成都,太子李亨留守长安。叛军攻陷长安前夕,太子听从广平王俶的建议,于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十五日,携随从人马,夜驰300余里,至宁州彭原郡。其途经新平郡(今陕西邠县)、安定郡(今甘肃泾川)之时,太守薛羽、徐彀均弃城逃亡,李亨怒斩二守。而至此,彭原郡太守李遵率士卒出迎,并献衣物、糗粮,精心安排饮食与歇息,随召募甲兵数百人。六月十八日,李亨旋往平凉,七月初到达宁夏灵武,在朔方留后杜鸿渐、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盐池判官李涵及河西司马裴冕等人的劝告下,登基于灵武城南楼,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
两月之后,肃宗为集各路救兵,收复长安,于九月十七日离开灵武,自顺化复回宁州彭原郡驻跸。在此见到了玄宗从成都派来的使者韦见素、房官、崔涣等人,接受了其父册封为皇帝的官册和玉玺。另外在宁州停留期间,肃宗处理了许多复国讨逆的军政要务。一是选派王承寀、石定番出使回纥,以求其发兵讨逆。两使者至回纥后,可汗将其女嫁承寀为妻,他们返回宁州彭原郡后,肃宗待遇甚厚,封回纥公主为毗伽公主。后来,回纥太子也护率4000余兵朝见肃宗,助国讨逆。二是在宁州彭原郡接受朝贺,提高了皇帝的威望。公元757年正月,肃宗在宁州彭原郡接受百官朝贺,并“通表入蜀贺上皇”,上皇“令崔园浩赴彭原”。肃宗的威望得以提高,帝位巩固。三是采取坚决措施,为平息叛乱作准备。如第五琦在宁州彭原郡朝见肃宗,请求把江淮一带的租庸及货物逆水而上运至洋川,再由汉中王瑀陆运扶风,支援讨逆的军队。肃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并破格封其为山南等五道度支使,专门负责财政收支及平叛的后勤保障。再如,肃宗命第五琦新作榷盐法,经营和开发盐业,为军用筹资,也使老百姓受益,这对平叛复国都有重要的意义。四是网罗人才,重用谋臣。京兆(今西安)人李泌,才智过人,肃宗一直很敬重他。在宁州彭原郡时,肃宗即派人招李泌到此,言听计从,“事无大小皆咨之”,并封为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房官在玄宗时任宰相,自从房官在宁州见到肃宗后就被留了下来,官以天下为己任,知无不言,很受肃宗器重。河北将领郭子仪率5万兵士朝见肃宗,肃宗即封郭为武都尚书、灵武长史,同为章事。其他如杜鸿渐、崔漪、魏少游、卢简金、李涵、李遵、李光弼等都一一加以重用,这些人在以后的平叛中多起过重要作用。
公元757年正月十五日,肃宗接到安西、北庭及拔汗(回纥兵)、大食诸国(西域诸国)的兵马已先后到达凉(今武威)、鄯(今青海)等地的奏报后,即离开宁州彭原郡,经保定(即唐保定县,在今彭原附近)、罗川南下凤翔。此后,唐王朝的平叛捷报频传。
唐肃宗驻跸宁州彭原郡历时4个月,回长安后给宁州免赋役二载,并在翌年复宁州彭原郡为宁州。
(供稿:李忠信 米占宏)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