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历史文化>人文历史>详细内容

王安石变法在宁州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4-04-2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宋神宗熙宁年间,宋王朝重用政治家王安石任同平章事(即宰相),在全国推行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等,对北宋的财政、经济、军事、人事、教育等制度进行改革。这些新法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官僚、大地主们的政治和经济特权,增加了财政收入,整顿了军队,初步扭转了宋初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

“变法”在激烈的宫廷政治角逐中开始,在推行中也受到来自各阶层政治力量的支持或冲击。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十月,新法行至宁州,地方官员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宁州通判邓绾极表拥护,襄乐(今湘乐)县令张舜民则坚决反对。十二月,又推行“保甲法”,更使某些地方官员难以接受。张舜民斥其为“与小民争利”,并上书朝廷,陈述己见。邓绾也上书神宗皇帝:“陛下得伊、吕之佐,作青苗、免役等法,民莫不歌舞圣泽……,愿勿移于浮议而坚行之”。

随后,经王安石推荐,神宗于京城驿所召见了邓绾。时西夏不时入侵宁州、庆州等地,邓绾在晋见中陈述了边关要务及变法时态。神宗听罢后,问邓绾:“识王安石否?”邓绾答:“不识”。神宗叹曰:“(王安石)今之古人也。”神宗又问:“识吕惠卿否?”邓绾答:“也不识”。神宗曰:“(吕惠)今之贤人也”。神宗召见后,邓绾退而进见王安石,适逢斋日,王不在班,无缘相见。恰逢礼部尚书同平章事陈升之和参知政事冯京,二人以邓绾甚悉边事,劝其仍回宁州。邓绾闻后闷而不乐,且怨道:“急召我来,乃使还邪?”言罢怏怏而去。当时,有人嘲弄邓绾:“君今当何官?”邓绾回击说:“不失为馆职”。又问:“得无为谏官否?”邓曰:“正自当乐”。

次日,朝廷果命邓绾为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孔目房公事。时乡人在京者无不讥笑,但邓绾却坦然慢语:“笑骂从汝,好官我自为之”。

(供稿:李忠信 米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