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历史文化>人文历史>详细内容

宁州七君子刘纲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4-04-2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古时候,人们一说起“知府”,就难免想起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也不乏洁身自好,为政清廉,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官”。宁州七君子—隋刺史梁毗、袁谐,唐防御使李责力 、刺史狄仁杰,宋防御使李允则、推官孔道辅,明知州刘纲,就是“爱民恤财,清廉卓著”的清官,宁州百姓为他们建祠立碑,谓“七君子祠,”世代祭祀。现就七君子之一刘纲的轶事略记之。

刘纲,字之纯,河南禹州人。明永乐、宣德年间由进士而知宁州。

刘纲知宁州间,“廉勤公恕,百废俱兴”。他在宁州任职长达三十四年,扶正气,为民除害;巡治地,劝农桑,功田得利;廉洁奉公,克已是从,“州人爱之,莫忍违命。”刘纲也累蒙加爵,官至“秩食参议俸”。每逢朝廷考绩,溢其美者盈路,从而有幸入觐观“赐宴”,礼部以旌。“明仁宗赐金书召问,进四品服。”正统年间,刘纲请老归乡,州民不忍离去,“民送之涕泣载道”。

刘纲知宁州,治政尚宽,“事因俗为治,废坠具兴。”《大清一统志·庆阳府·名官》记述了刘纲这样两件事:其一,刘纲知州间,州城之龙尾湫出现了一种“光怪”,全城州民奇惧,也有人敬之若神。刘纲不信这一套,他访察三日,临湫而阵,怪光忽闪,弓响箭发,“手射灭之,泄其水,一巨龟也”。真象大白,官民奔走庆幸。其二,宁州的“狄梁公祠”碑,虽为北宋范仲淹知庆州时敬立,但历经兵燹匪患,至明时已荡然无存,州民累累念及此碑,刘纲也常虑心中。一日,刘纲乘马郊游,发现一巨石横卧,马惊不敢渡。刘纲下马视之,乃范仲淹所撰狄梁公碑也,即起之重新建“狄公祠”。

刘纲知宁州三十四载,情系百姓,长厚立心,不事苛政,州民从心底尊其为“父母官”。后人也常怀之,有人作诗以记之:“为官宁州三十载,不愧苍天不负民;清风两袖朝天去,教我梦中屡屡闻。”

(供稿:李忠信 米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