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详细内容

庆阳传统端午习俗知多少

来源:宁县外宣办 作者:王亚亮 发布时间:2017-05-24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6月20日,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佳节,因逢双五,又名重五(午)节或端午节。在庆阳这片土地上。旧时,这天讲究给教师追节,学生们自发地收些钱,买些点心、粽子、烟酒给教师送去,以示敬重和慰劳。现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这天一般是吃粽子、悬挂艾草、饮用雄黄酒、戴香包。

吃粽子

吃粽子是全国每个家庭在这天必有的,在庆阳,也不例外,也有部分家庭在这天会做焖饭、油糕、绿豆糕、酿皮、面筋等。庆阳人包粽子时会选用大片的芦苇叶,包糯米或黄米,里面加入红枣,用麻线包成正三角形或正四角形,蒸煮皆可,食用时蘸上等天然蜂蜜或白糖。吃起来筋软凉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别有风味。

悬挂艾草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天,家家户户清扫庭院,清腐除尘。以艾草插于门楣,用以驱瘴。艾草又名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驱虫,净化空气。

饮用雄黄酒

由于端午节前后,是初夏常见病多发的季节,大人们会在这一天饮用雄黄酒,有些家长会用手蘸着雄黄酒在孩子的头上写个“王”字,并在孩子的耳朵后面、前胸、手臂都涂抹一点,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从而保护自家孩子百病不生、身体安康。

戴香包

香包在当地也叫‘绌儿“或”耍火“,它是按照剪纸的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上丝绵、香料,做成的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绣品。庆阳香包工艺精湛,立体感强,动静互补,民俗意识浓厚,具有积极美好的象征意义,是宣传庆阳的一张文化名片。大人们一般在这天佩戴生肖图案,小孩则身穿“五毒”,项腕戴“蒜头、花花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