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 生效日期: | 2016-12-05 | 废止日期: |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重大项目 |
宁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15〕60号)、甘肃省商务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中站点建设标准的通知》(甘商务电商〔2015〕314号等文件精神和《甘肃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方案》的要求,扎实推进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引领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原则,建设县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引领农村电子商务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持续扩大农产品、特色产品网上销售规模,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开辟扶贫开发新路径、新模式,帮助广大农民创业就业,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助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2015年年底前改造建设1处4100平方米以上的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
(二)乡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全县共18个乡镇,每个乡镇建设一个乡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三)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全县共257个行政村,计划在每个行政村建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实现全覆盖。
(四)电子商务培训工作。培训农村电子商务创业人员5000人以上;新增电子商务就业人员1000人以上。
(五)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发展电子商务企业10家,全县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60%以上;企业网上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30%以上。
(六)实现全县18个乡镇快递服务点全覆盖,70%的行政村物流配送到村。
(七)全县农特产品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交易额达到1亿元以上,年均增长不低于30%。全县电子商务网购网销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三、实施内容
(一)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按照甘肃省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标准,选择我县电商服务企业或引进代运营机构作为中心实施主体,建设宁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要工作:一是为当地电商扶贫网点的运营创建服务、提供帮助,并成为当地特色资源产品展示销售的窗口和平台。二是为电商网点提供技能培训、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创业辅导、快递物流等服务。三是负责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的建设、运营、监管、指导工作。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为农民提供销售信息、技术指导、线上代运营等服务。在村购物、销售、缴费等一站式服务。宁县电商中心对宁县文化局、体育局办公大楼进行装修改造,建成面积4100平方米的宁县电商中心。对于达到省上建设标准的乡镇电子服务站和村示范店(点),经县财政局、商务局联合验收合格后,分别给予5万元和1万元的补助。在我县东片、南片、西片、中片各建中心示范乡站1处、村级样板示范店3处,并对示范店给予奖励。让广大农民享受电子商务带来的实惠和方便,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领域。
(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支持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机制。鼓励包括邮政、供销、商贸流通、第三方物流、本地物流企业在内的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及推进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在宁县社保中心大楼,全县快递公司集中入驻,为县城提供服务。全县规划分东区、西区、南区、中片4条物流配送班线,每天早晚两班,实现70%的行政村当天快递业务进村,彻底解决由乡镇到村“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瓶颈问题。县政府出台三项扶持措施,一是对于实现了18个乡镇、257个行政村快递、邮政业务全覆盖的快递、邮政企业实行资金补贴,每个网点扶持资金5000元;二是每投资运营一辆4.2米厢式货车,正常运营半年以上,补助资金3万;三是给予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发件每票补助3元,并对成绩好的前50名村级服务点给予奖励补助。
(三)优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一是加强基础网络及宽带网络建设。2016年宁县25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充分利用宁县电信局实施的光纤入户工程、宁县移动公司实施的宽带网络工程,光纤2015年接入60个村级服务点,2016年接入160个村级服务点。到2017年全县实现互联网宽带村村通、通信网络户户通。二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县农合行扩大网店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在利用传统信贷业务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上,扩大贷款抵押品范围,提高审批和发放效率。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专门金融产品,甘肃银行等金融企业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自主创业人员的小额信贷支持和农村电商企业的融资服务。贯彻执行甘肃省就业服务管理局(甘就函〔2015〕6号)文件精神,研究制定出台相关金融支持政策,使有技能素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农村创业者均可获得“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小额信用贷款。三是加大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灵活运用“甘肃电商群”、“甘肃电商联盟”、“庆阳圈子”、“微宁县”、“宁县非凡网络科技”等微博话题、微信栏目,对试点工作持续开展微直播、微访谈。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定期发布重点工作、适时通报工作进展、及时征询了解各方意见建议等,赢得各界关注、支持试点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对试点工作进行跟进宣传,号召社会各方积极参与。
(四)健全农特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保障体系。一是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加快全县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基地化、区域化生产的同时,不断把农产品转化为农产商品,把非标准化农产品转化为标准化农产品,把标准化产品转化为品牌产品,满足网络消费需求。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绿色”、“有机”、“无公害”和“甘肃名优产品”等认证;支持庆新电商公司、宁县醋头醋电商公司、甘肃兴发食品公司、宁县赛鲜果蔬公司、宁县金桥果业公司、宁县康盛源药业公司、庆阳金双塔食品公司、宁县正淋禾食品酿造公司、庆阳陇牛乳业公司、宁县新纪元食品公司、宁县红尔食品公司、甘肃三合塑胶有限公司、宁县永旺果业合作社、太昌益乡仁专业合作社、盘克盘农果业合作社、宁县金谷粮贸公司、宁县花宝湾核桃种植专业合作、宁县益农苗木专业合作社、湘乐樊湾农产品仓储公司、宁县农副产品加工厂等20户农特产品加工企业为电子商务网货供应而开展的品牌培育、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初加工、分级包装改造等,视其网货供应情况、分级包装改进量给予补助,并对优秀电商企业给予奖励补助。二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农产品检验检测、安全监控、质量保障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推广组织机构代码与商品条码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逐步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溯源体系;建设电子商务诚信信息监管平台,探索制定我县主要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建设适合电子商务销售的农产品标准体系、质量保障体系,保障全县农村电子商务有序健康发展。
(五)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措施。以乡镇团干、妇干、乡村电商信息员、返乡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等为培训重点,加快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一是就地育才。依托我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电子商务协会、电商企业、乡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免费培训一批当地电商人才。加强与浙江大学、陇东学院、淘宝大学、甘肃光明顶电子商务公司、甘肃淘一郎电子商务公司、甘肃苏宁云商电子商务公司、甘肃天狼电子商务公司等高校、培训机构、企业合作,建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实践基地,村级示范点培训不得少于20人。真正培养一支懂电商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农村电商人才队伍。二是外出引才。加大高级电商管理人才、核心技术人才、高端运营人才的引进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扶持更多的电商精英来宁县创业。
(六)创新农特产品网上销售模式。一是推动与知名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借助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开拓农村市场,实现其与我县发展农村电商有效对接,引导我县特色产品入驻省外大平台开店、推广、销售。每年对评选出的十佳网店给予表彰奖励,努力加大我县以苹果为主的农特产品网上销售规模。二是扩大电子商务参与主体。奖励并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青年、大学生(村官)等创办电子商务企业或利用本地农特产品开展网络销售,探索“企业+基地+网店”或“协会+基地(合作社)+网店”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扩大宁县农产品整体电商交易规模。
(七)加大精准扶贫电商扶持力度。按照甘肃省商务厅《关于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要求,根据我县实际,推进扶贫开发与电商发展相融合。扶持省级扶贫乡镇焦村镇开展电商精准扶贫工作,给焦村镇电子商务服务站的建设补助10万元;村级精准扶贫电子商务示范店建设每店补助2万元,到2017年全县60个贫困村的电子商务示范店全部建成。对从事电商创业的返乡大学生给予项目支持;对贫困人群从免费培训、扶贫贴息、小额信贷、信息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帮扶,让他们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创业就业,持续增收。
四、资金使用计划
按照《宁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五、实施步骤
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工作,从2015年7月起开始,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启动实施阶段(2015年7月—2016年8月)。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按照《甘肃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方案》及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进行安排、动员、部署,使各项建设任务有序推进,全面实施。
1.2015年7月-2015年12月。完成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完成10个乡镇的电子商务服务站、60个行政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任务;培训电商人员3000人;发展电商企业6户;物流配送业务覆盖到18个乡镇、60个村级服务点。
2.2016年1月-2016年6月。完成全县8个乡镇、160个行政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任务;2017年完成全县所有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培育电商人员2000人;发展电商企业4户。
(二)总结验收阶段(2016年7月—2016年8月)。由县政府抽调人员组成验收组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总结项目实施情况,并申请上报省财政厅和省商务厅对全县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验收。
(三)全面推广阶段(2016年8月后)。认真总结项目实施的好做法、好经验,互相交流促进,取长补短,完善措施,持续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健康、有效地深入开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政府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宁县商务局,由县商务局局长王军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落实1名分管领导和1名工作人员负责乡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主持召开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会议,不定期主持召开电子商务企业、行业协会和运营商座谈会,研究电子商务发展模式,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明确职责分工。县电子商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明确职责分工,实行“属地推进,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办法。商务局负责牵头,全面推进项目实施;财政局负责财政资金到位;审计局负责审计监督;国土局负责落实土地利用规划;住建局负责编制、批复相关项目及规划;交通局2016年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工程;电信局三年内完成光纤入户工程、宽带入村工程,实现宽带村级全覆盖;组织部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电商知识培训;人社局负责大学生进企业的电商知识培训;团委、妇联负责团干、妇干及农村妇女、青年电商知识培训;各乡镇组织、协调、配合项目实施。各责任主体要根据全县总体工作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项目实施方案,确保项目如期完成。项目考核验收由县电子商务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县商务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监察局、县工信局等单位进行考核验收。
(三)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各级干部的宣传、教育、培训,提升他们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利用搜索引擎、大型门户网站、微博等网络媒体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大力宣传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各项举措,增强企业投资和应用电子商务的信心。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研讨会、座谈会、电商俱乐部、电商讲座等活动,营造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促进通信、金融与农村流通信息化、电子商务互相支持、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适应农村流通信息化、电子商务发展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县政府将出台奖励办法,落实政策扶持资金,采取以奖代补、专项补助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示范企业及项目的扶持。
(五)加强行业监管。发挥公安、工商、税务、商务、文化等部门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监管职能,促进网络交易主体守法经营,大力打击网络售假和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完善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将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纳入县政府的考核体系,作为考核目标,以销售业绩为主进行量化考核。定期考核评价电子商务建设和应用情况,及时报送工程进展情况和年度工作总结,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六)强化督查考核。将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工作纳入县政府的考核体系,作为考核目标,以销售业绩为主进行量化考核。县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督查评比通报各乡镇电子商务建设和应用情况,各乡镇及时报送示范县创建进展情况和年度工作总结,确保示范县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