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0101200000001 | 发布机构: | |
| 生效日期: | 2020-10-12 | 废止日期: |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公示公告 |
宁县2019年度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和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县审计局对2019年度县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践行新理念,明确新定位,采取新措施,展现新作为,服务和保障了我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审计过程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以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财税体制改革工作任务推进、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编制、财政资金安全和管理绩效为重点,加大审计力度,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维护国家财政及经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2019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县人大批准的财政预算,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财税改革稳步推进,预算执行总体较好,财政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
——严格预算执行,实现收支平衡。2019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319326万元,财政总支出318515万元。收支相抵,再减超收收入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11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持有保有压,厉行节约,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公务支出,优先保障职工工资发放、保障基本民生、保障各项事业正常运转。特别是将脱贫攻坚作为重点,有效保障了各类扶贫重点支出资金足额到位。
——服务经济发展,推动项目建设。筹措资金保障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银西铁路宁县站站房建设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项目资金管理,推动了全县重大项目建设。
——强化财政管理,深化财政改革。财政预算执行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各项财政拨款支出规范,监管到位,确保了当年预算执行合规、有效;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以“简化程序、强化管理、优化服务” 为目标,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加强消费性支出管理,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财政管理水平和财经法纪意识不断增强,依法理财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年初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08166万元,实际执行中,加上级各类补助,全年公共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316297万元。2019年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4998万元,剔除上划税收15187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9811万元。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16297万元,较上年支出305709万元增长3.46%。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2019年,政府基金收入34811万元,支出33793万元,按政策调出一般预算697万元,当年结余321万元,年终滚动结余807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及执行情况
2019年社保基金预算收入51241.26万元,预算支出47608.46万元,当年结余3632.80万元,累计结余13364.61万元。按照社保基金决算口径,当年实际决算收入31850万元,决算支出30097万元,当年结余1753万元,滚动结余11762万元。
(四)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县财政局在对2019年县直一级预算单位及18个乡镇人员经费和公务费预算批复中,未将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预算批复到项目实施单位及具体支出项目;未对2019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和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进行预算批复。
2. 2019年,部分县直一级预算单位所属二级单位未经主管部门审核和汇总直接向县财政编报预算,县财政未向主管部门下达预算批复,直接向二级单位下达预算批复,部门预算管理不规范。
3.全县2019年乡镇级财政预决算、预算调整及执行情况均未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4.2019年县采购办组织完成政府采购项目158批(次),相关采购均未纳入部门预算。
5.预算单位公务卡支付比例低。
二、县直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县公安局、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应急管理局等5个部门2019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并对72个县财政一级预算单位财务电子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核实。从审计情况看,各部门及单位能够健全完善财政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2019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财务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明显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预决算管理方面
县公安局年初预算编制不完整,未编制基建项目支出预算,预算执行中用公用经费支付基建款381.67万元。县人社局账面反映年末收入决算数较年度总收入少报45.57万元;当年少报决算支出45.57万元。
(二)会计核算方面
县人社局结转2017年已投入使用工程前期费34.30万元,截至2020年4月底仍在长期应付款科目挂账。2019年4月向市人社局上解2018年继续教育培训费6.38万元,将该笔资金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导致记账与实际支付情况不符。县发改局对11.63万元往来款项未及时清理。
(三)项目及固定资产管理方面
县发改局实施的2017年以工代赈项目道路改建工程项目超比例多收质保金15万元。县公安局办公用房建设工程于2017年竣工决算并投入使用,长期挂在建工程。截至2020年5月底,县市场监管局调拨、报废资产336.03万元仍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未做固定资产调拨减少核算。原县工商局、和盛工商所2个单位锅炉价值共14.20万元,闲置未用且未做处置。
(四)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
截至2019年底,县应急局将以往年度收取的15.4万元企业安全生产险抵押金挂其他应付款,未按规定及时清退。县劳务局通过实拨账户进行资金结算,当年支出财政资金49.75万元,未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三、扶贫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一)2018年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及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审计
审计结果表明,2018年全县扶贫资金在管理、拨付和使用中,较好执行了国家有关扶贫政策和规定,财政扶贫资金基本做到了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但仍然发现个别问题:
2018年,县住建局负责实施的农村危房改造补助项目,由于部分农村危房改造户验收不合格,造成上级资金结余,截至2019年10月底,仍有部分资金未及时盘活。经对县劳务局负责实施的建档立卡户奖补人员信息比对分析,发现有14户违规享受奖补资金2.37万元。
(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
经对全县2017至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抽审,结果表明,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管理机制健全完善,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比较规范。但仍发现一些问题:
有9所学校未及时维护更新学生信息,没有实现日常受益学生人数动态监管。2所学校学生食堂购进食材未进行出入库台账登记;3所学校学生食堂只登记了主要食材,对蔬菜类没有登记。4所小学学生营养餐带量食谱学期内基本未变换,没有形成合理的膳食营养搭配。14所学校学生食堂对外承包。
(三)教育、医疗领域专项审计
经对县职业中专、城关小学2017至2018年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以及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2018至2019年度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结果表明,以上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健全有效,工程建设及物资采购基本符合相关规定,但仍然发现一些问题:
县城关小学对明德楼项目资产未及时计入固定资产账,对2016年以前形成的往来款项未及时清理,涉及资金39.85万元。
县职业中专新校区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实施进度缓慢。
县人民医院未及时处置长期积压的待报废资产101.43万元;“其他应付款”科目挂账扣回2名借调到县外工作人员工资款43.02万元,属多报财政资金;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8.20万元;住院综合楼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进度缓慢。
县中医院将项目资金出借基层卫生院35万元未回收;未足额扣收职工个人所得税2.41万元;固定资产未入账644.87万元;账务处理不规范10.76万元。
(五)农村“厕所革命”奖补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
经对全县2019年农村“厕所革命”财政奖补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新宁、瓦斜、湘乐3个乡镇未按3%比例扣取质保金共计10.08万元。早胜、春荣、焦村3个乡镇按5%的标准预留质保金,超标准预留13.96万元。抽查发现6户厕屋建设不达标。
四、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2019年以来,县审计局先后对宁县古城墙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蒲河宁县庄里至叶王川段防洪治理工程项目、2016年宁县“五小水利”项目、宁县“粮安工程”危仓老库维修项目等建设工程竣工决算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项目单位能够强化项目管理,执行工程预算、项目招投标、监理、结算等制度,项目管理规范化水平和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但仍然发现一些问题:
上述4个建设项目共多计工程造价158.18万元。
宁县古城墙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按合同约定期限完工建设,二标段提前支付5%工程款36.42万元。
蒲河宁县庄里至叶王川段防洪治理工程项目、2016年宁县“五小水利”项目工程资料不全。
对于以上审计发现的相关问题,县审计局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各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认真进行整改,至目前,部分问题已完成整改,其他问题正在整改之中。
五、审计建议
(一)完善预算编制,加强预算约束。及时督促县直相关部门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提高年初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将各类资金全额编入年初预算。同时结合财政体制改革和预算单位特点,进一步完善细化预算资金分配、管理办法,建立适合县情的经费供给定额标准。依法依规进行预算调整,增强预算刚性,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二)拓宽增收渠道,严控支出规模。针对财政自给水平较低,以及收支结构失衡的问题,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育财源,拓宽增收渠道。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严控支出规模,加强债务管理,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
(三)关注资金绩效,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健全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对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对重要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主动公开。继续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预算安排时充分考虑结转结余和政策变化等实际情况,避免资金沉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短板,提高支出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四)严格制度执行,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督促各部门、各单位严格内控制度,规范收支行为,加强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控制。持续加强财会人员业务培训,规范会计核算,加强票据审核,强化财会基础工作。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项目预算、招投标、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结算评审等制度,加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监督检查,督促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结算真实准确,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宁县审计局
2020年10月12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