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4-05-21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公示公告 |
宁县农村电力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宁县农村电力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2014-2017年)
宁县位于庆阳市的南部,是甘肃省东南边境县份之一。东与正宁县和陕西黄陵县毗邻,南与陕西咸阳市为界,西与平凉市泾川县接壤,北与西峰区和合水县相连。扼甘、陕、宁三省之要冲,是三省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窗口,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辖18个乡镇,257个行政村。总面积265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6万亩,人口54万。县委、县政府所在地的新宁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宁县境内电网现有良平330千伏变电站一座,35千伏变电站7座,主变14台,容量65200千伏安,35千伏线路12条长度162.5千米,10千伏线路长度1958千米,0.4千伏线路2604.2千米。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市《关于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关于编制扶贫攻坚实施意见及方案的紧急通知》要求,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大扶贫”工作思路,按照“三年攻坚、一年完善”的总体部署,结合《宁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根据宁县电网实际现状,制定《宁县农村电力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
以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用电为总目标,消除农村电网低电压、网架供电瓶颈、配变过载运行等问题,改变村组单电源、提高主网架结构建设标准,打破乡域供电界限,缩短农网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能力和电压质量。
按照交通、水利、产业建设规划,积极争取电力设施配套项目。规划建设长庆桥330千伏变电站一座,新建宁县县城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新建宁县35千伏湘乐输变电工程,新建宁县35千伏南义输变电工程,新建宁县35千伏政平输变电工程,新建盘克至金村35千伏线路22千米。
按照政府需求计划逐年解决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用电问题,到2015年实现三相动力电到所有贫困村,到2016年实现三相动力电到所有村组,到2017年彻底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
三、项目规划
随着长庆桥工业园区的建设,为解决园区配网需求,预计2014-2017年规划建设330千伏长庆桥变电站一座,建设规模2×240兆伏安主变。新建330千伏丰乐变—长庆桥变送电线路34千米,配套建设110千伏线路29千米。
按照庆阳市电网滚动规划方案,预计2014-2017年在宁县新建11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宁县县城送变电工程,建设规模为主变两台2×20000千伏安,新建丰乐变至宁县县城线路16千米,导线型号为LGJ-300。
新建宁县35千伏湘乐输变电工程:新建35千伏湘乐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10000千伏安。新建盘克至湘乐35千伏线路15千米,导线采用LGJ-240型钢芯铝绞线。
新建宁县35千伏南义输变电工程:新建35千伏南义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10000千伏安。新建宁县至南义35千伏线路20千米,导线采用LGJ-150型钢芯铝绞线。
新建宁县35千伏政平输变电工程:新建35千伏政平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10000千伏安。新建中村至政平35千伏线路12千米,导线采用LGJ-240型钢芯铝绞线。
新建35千伏盘克至金村35千伏线路19千米,导线采用LGJ-240型钢芯铝绞线。解决金村变电源单一现状,实现环网供电,提高供电质量。
按照项目逐年推进计划,预计2014-2017年共投资9259.88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294.83千米,0.4千伏线路134.38千米,配变190台,户表改造7048户。其中:解决三相动力用户3186户,累计涉及60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3862户,累计涉及59个自然村。
2014年规划在焦村、湘乐、春荣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82.83千米, 0.4千伏线路134.38千米,新建配变60台,农户2638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897户,涉及17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1741户,涉及29个自然村。
2015年规划在盘克、和盛、九岘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84千米,0.4千伏线路120千米,新建配变50台,农户1800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901户,涉及12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899户,涉及14个自然村。
2016年规划在米桥、早胜、焦村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78千米,0.4千伏线路85千米,新建配变50台;户表工程1600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865户,涉及13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735户,涉及9个自然村。
2017年规划在新宁、南义、瓦斜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50千米, 0.4千伏线路46千米,新建配变30台,户表工程1010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提高部分村组低电压,同时为该区域农户的种植、养殖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523户,涉及17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487户,涉及8个自然村。
四、规划布局与建设标准
1、导线选用 10千伏导线采用JKLGYJ-10/70、JKLGYJ-10/95型交联架空绝缘铝线,0.4千伏导线采用JKLGYJ-1/50、JKLGYJ-10/70型交联架空绝缘铝线。(导线参数详见下表)
型 号 | JKLGYJ-10/70 | JKLGYJ-10/95 | JKLGYJ-1/50 | |
构造(根数×直径,mm² | 铝 | 7×3.00 | 19×2.58 | 7×3.00 |
绝缘厚度 | 3.4 | 3.4 | 1.4 | |
截面积 (mm) | 铝 | 52.45 | 99.33 | 49.48 |
外径(mm) | 17.1 | 20 | 11.5 | |
单位质量(kg/千米) | 306 | 466 | 180 | |
综合弹性系数(MPa) | 59000 | 56000 | 59000 | |
线膨胀系数(1/°C) | 0.000023 | 0.000023 | 0.000023 | |
计算拉断力(N) | 8211 | 13727 | 7011 |
2、配电线路的档距 导线的适用档距是指导线可以使用到的最大档距,其适用档距不超过80米。导线的适用档距,安全系数及允许最大直线转角角度(见下表)。
导线分类 | 适用档距(m) | 导线型号 | 安全系数 | 导线允许最大直线转角(°) | ||
A区 | B区 | C区 | ||||
10千伏绝缘导线 | L≤80 | JKLGYJ-10/50 | 3.0 | 3.0 | 3.0 | 15 |
JKLGYJ-10/95 | 4.5 | 4.0 | 4.0 | 15 | ||
380/220V绝缘导线 | L≤60 | JKLGYJ-1/50 | 3.8 | 3.2 | 3.2 | 15 |
JKLGYJ-1/70 | 5.0 | 4.5 | 4.5 | 15 |
10千伏线路导线采用三角排列,特殊地形的档距采用水平排列。0.4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的导线采用水平排列。零线应靠近电杆和靠近建筑物侧。同一回路的零线,不应高于相线。
3、配电线路线间距离的确定 配电线路导线的线间距离参见下表所列数值:(m)
档 距 线路电压 | 60及以下 | 80 |
10千伏 | 0.75 | 0.75 |
1千伏 | 0.5 | |
表内为绝缘导线数值。 |
配电线路同杆架设线路与横担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同电压等级同杆架设的双回线路或1千伏 ~10千伏 、1千伏以下同杆架设的线路与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杆 型 电压类型 | 直线杆 | 分支和转角杆 |
10千伏与10千伏 | 0.80 | 0.45/0.60(注) |
10千伏与1千伏以下 | 1.20 | 1.00 |
1千伏以下与1千伏 以下 | 0.60 | 0.30 |
注:转角或分支线如为单回路,则分支线横担距主干线横担为0.6m;如为双回线,则分支线横担距上排主干线横担为0.45,距下排主干线横担为0.6m。 |
10千伏配电线路架设在同一横担上的导线,其截面差不宜大于三级,本设计均采取等截面导线架设。配电线路每相的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0.3米。10千伏引下线与1千伏以下的配电线路导线间距离不应小于0.2米。 配电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0.2米。
4、导线接续 导线接续采用爆压,导线引流采用异沟线夹连接,型号采用JBL型。
5、防盗装置 拉线下把装设防盗螺帽。
6、金具、绝缘子选用 10千伏线路直线杆用FPQ2-10/20针式复合绝缘子,耐张杆选用FXBW-10-70悬式复合绝缘子,绝缘子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0.4千伏线路直线杆用FPQ2-10/20针式复合绝缘子,耐张杆选用FXBW-10-70悬式复合绝缘子,绝缘子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
金具采用97年出版的《电力金具产品样本》型金具,其强度设计安全系数不小于:运行情况2.5,断线情况1.5,金具应热镀锌。
7、防雷和接地 防雷接地:根据设计规程规定,土壤电阻率300(欧.米),在雷雨季节地表干燥时,埋设接地装置的杆塔,工频接地电阻不大于15欧。接地装置采用方框带射线方式,接地线采用Φ12圆钢,埋设深度0.8米。接地体引出扁钢热镀锌,截面为50×5mm。
8、杆塔及基础 杆塔选型的总体目标是在符合规程规定的电气特性和安全指标的前提下耗材指标最优,或者是在相同的耗材指标下能有更好的电气特性和安全指标,力求达到:
在满足电气规划要求并结合本工程实际需要的前提下追求指标最优;符合各部位强度配合的原则;选材遵循满应力原则;兼顾均衡稳定、渐变韵律的外观美学效果。
依据以上标准,按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实用、运行便利的原则进行杆塔优化设计和选型工作。设计依据的规程、规范、规定包括:
SDJ3-79《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SDGJ94-90《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GBJ62-84《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
GBJ10-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7-88《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7-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0千伏线路按一杆一回线路和高、低压同杆线路设计。380v /220v线路按一杆一回4线和2线设计。
10千伏线路选用190/350-12m(14Φ12)、190/323-10m普通混凝土电杆;0.4千伏线路选用190/323-10m普通混凝土电杆。
设计中的所有铁配件均用Q235A钢材加工,加工完成后全部采用热浸镀锌防腐。
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力求在满足设计的条件下,从环保和减少开方量考虑,电杆、钢杆塔基础采用掏挖桩形式。
9、设备安装 配电变压器选择SBH-M-10型非晶合金变压器。根据负荷现状,适当考虑发展的需求,变压器容量按照工程当地2020年负荷进行选择。配电变压器安装方式选择双杆台架式安装,采用《甘肃省电力公司农网工程典型设计10千伏及以下县城电网变电、线路分册》中的方案二(图号:SYNN-XLBT-02)安装方式和《甘肃省电力公司农网工程典型设计10千伏及以下线路分册》中的方案(图号:BT-2D-I-2-12M)安装方式。配电设备的防雷采用氧化锌避雷器,接地采用闭合式(图号变台-15),接地线与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地以及金属外壳相连接。配变无功补偿采用具有功率因数和电压综合控制的自动装置,100千伏安及以下容量按变压器容量的10%配置,100千伏安以上容量按变压器容量的20%配置。
10、户表改造 户表采用集中安装电能表的方式,户下线或地埋或沿墙穿管敷设,用户末端安装漏电保护器和胶盖闸刀的配电盘,用户电能表采用预付费电能表,采用远程抄表系统进行抄、核、收管理。
五、投资估算
330千伏变电站造价1400万元/座,110千伏变电站造价1200万元/座,35千伏变电站造价600万元/座,330千伏线路造价70万元/千米,110千伏线路造价50万元/千米,35千伏线路造价30万元/千米。共计投资9592万元。其中2014年计划投资702万元;2015年计划投资5680万元;2016年计划投资960万元;2017年计划投资2250万元。
10千伏线路造价12万元/千米,0.4千伏线路造价12万元/千米,配变造价6万元/台。共计投资9259.88万元。其中: 2014年计划投资3312.88万元;2015年计划投资3136万元;2016年计划投资1767万元;2017年计划投资1044万元。
六、技术经济评价
该工程实施后,将使这些乡镇、村组供电设施进一步改善,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进一步提高,损耗进一步下降,彻底解决“低电压”、“卡脖子”及村组三相动力用电问题,完成宁县农村电力扶贫攻坚目标,全面保障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的生产用电,预计每年可节约电量29.8万度,为农民减负15.18万元,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1、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农村电网改善,供电得到保障,必将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乡镇饮食、娱乐、大棚蔬菜种植、农村禽畜养殖以及旅游业、服务业等富民措施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2、促进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电费负担减轻,供电质量保证,电能方便清洁安全的优点,加上家用电器的普及,可改变农民生活习惯,使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同时改变消费观念,逐步养成使用电能习惯,节约社会能源。
3、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速度。配合政府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工程,建成一批新农村电气化村,必将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促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4、提高供电企业运营效益,使企业社会均从中受益。配电网络完善和设备技术水平提高,使电网运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提高,加上售电量增长,使供电企业运营效益改善,经济实力增强,管理服务能力提升,企业、社会都将从中受益。
附表:宁县供电公司“1236”扶贫攻坚行动项目规划表.xls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