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1-09-03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府文件 |
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县九城同创实施纲要的通知
宁政办发〔2011〕127号
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宁县九城同创实施纲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省、市驻宁有关单位:
《宁县“九城同创”实施纲要》已经县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七月十一日
宁县“九城同创”实施纲要
创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国家级生态县、创业型城市、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县、爱心城市、“双拥模范”县,省级文明县、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是县委、县政府着眼提升软实力、增强硬实力,努力打造形象魅力宁县、幸福惠民宁县、创新发展宁县,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战略举措,对推动宁县经济社会科学、率先、绿色、和谐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创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就是要强化“水是生命之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珍惜水资源、崇尚节约、循环利用、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和发展方式。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内挖外调,节约为先,严格管理,四水齐抓(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境外水),五措并举(蓄、引、提、改、节),全面落实7大创建指标,加快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机制,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维护水平,确保2013年实现节水型社会创建目标。今年突出抓好3项重点工作:一是突出重点工程建设,完成县城“三江两岸”工程,争取煤矿供水工程、长庆桥工业集中区水资源综合保证工程开工建设,着力解决工程型、水质型缺水问题。二是突出民生水利建设,积极实施农村平安饮水、灌区节水改造和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三是突出水权水价改革,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政府管理职能,乡镇设立水管站(所),实行取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纳污总量控制“三条红线”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水价改革,促进水资源节约、循环、继续利用。
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就是要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理念,严格落实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认真完成各项节能减排任务,加强循环经济体系、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能力保障体系“六大体系”建设,扎实有序地实施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工程、生态社会、生态旅游五大工程,使宁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达到国家级生态县标准,争取2014年底获得国家级生态县命名。当前,关键是突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两大任务:要在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培育形成煤电、煤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循环产业体系,促进绿色增长、绿色崛起。要在保护中加强生态建设,深入推进“绿色和谐家园”创建行动,扎实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绿网体系。重点抓好天然林维护、退耕还林、油区碳汇林、乡镇千亩荒山造林等重点工程,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宁县的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就是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目标考核五大体系,基本形成创业政策完善、创业资金充足、创业环境优良、创业服务配套、创业成果明显的创业带动就业新格局。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就业安置、企地联促就业、双导就业、职业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六项工程”,从今年到2015年,累计扶持创业人员7200人,带动就业36000人。
创建国家级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县,就是按照“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以改善民生为主线,以保障城乡弱势群体生活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两大体系”,加强管理,规范运行,严格落实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和城乡临时救助“四项制度”,确保救助范围逐步扩大,救助标准逐步提高,管理服务机构得到加强,全民济困意识更加浓厚。积极推进社会福利院和儿童福利院、农村中心敬老院、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农村五保家园等工程建设,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创建国家级爱心城市,就是大力培育包容兼济、崇尚博爱、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以增强城乡低收入群体保障能力为重点,强化城乡就业、权益、住房、健康和智力“五大保障”,认真开展农村孤老爱心认助、贫困家庭爱心帮扶、贫困学生爱心资助和爱心乡镇、村社创建等“四项活动”,增强全民爱心、慈善意识,逐步形成扶贫济困的善行义举和美德新风。
创建国家级“双拥”模范县,就是大力弘扬老区优良传统,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围绕10大项67小项创建指标任务,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按时按标准发放各类抚恤补助金,落实城乡义务兵家属优待政策。继续推进扶持培育复转军人创业致富带头活动,着力抓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解决好退伍军人的生活、医疗、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实际困难。扎实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做到军爱民、民拥军、军政团结、军民和谐,形成“人人了解双拥、人人支持双拥、人人参与双拥”的良好局面。
创建省级文明县,就是以“创造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塑造良好形象,打造文明宁县”为目标,紧紧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主题,狠下实手优化软环境,加大投入改造硬环境,加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等“八大环境”建设,积极开展文明乡镇、单位、村组、社区“四项创建”活动,着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市民素质教育,努力营造“人人讲秩序、处处讲卫生、事事讲礼仪”的社会氛围,形成“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良好风尚,力争2012年达到省级文明县标准,并通过省委、省政府验收命名,2016获得“全省文明县标兵”称号。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就是以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尤其是卫生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载体,突出健康教育、生活饮用水卫生达标、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公厕建设、卫生管理“六项重点”,抓好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市场秩序和建筑工程“四项整治”,大力开展“治违、治脏、治乱”三项活动,全面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建立健全卫生城市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一个卫生清洁、身心愉悦、幸福健康的生活乐园,争取2015年前建成省级卫生城市。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就是以“精心的规划”引领创建,准确把握现代城市建设、绿化的规律和特点,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大手笔、高起点搞好园林规划,在彰显特色、提升品位上下功夫;以“精细的工作”推进创建,每一项工程都要精心施工,每一处景观都要精雕细刻,做到一砖一瓦精挑细选、一草一木精养细护,力求件件是精品、处处有亮点;以“精深的文化”充实创建,着眼于提高城市的档次和品位,精心设计建设主题公园、城市雕塑、绿色片带、文化长廊等城市景观,充分体现宁县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让整个城市既厚重大气,又充满朝气。从今年开始,绿化覆盖率每年递增一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每年新增0.8平方米。到2015年,全县绿地率达到41.5%,绿化覆盖率达到43%,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5平方米,形成组织管理到位、规划设计规范、景观保护得力、绿化系统完整、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格局,营造一个“城在林中建、水在城中流、家在绿中居、人在景中走”的山水园林家园。
主题词:九城同创 实施纲要 通知
抄送: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人武部政工科。
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7月11日印发
共印30份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