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宁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政府文件>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1-09-03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府文件

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县十大惠民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9-03 浏览次数: 【字体:

宁政办发〔2011〕143号

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宁县十大惠民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省市驻宁有关单位:

《宁县“十大惠民工程”实施纲要》已经县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七月十一日

宁县“十大惠民工程”实施纲要

为了切实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十二五”期间,按照普惠制、全覆盖、可持续的要求,我县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惠民政策的基础上,综合、系统、全面推进市上确定的“十大惠民工程”。

增收富民工程。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特色产业的补贴力度;推进“农民增收十大行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力争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实现全覆盖;到“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00元,年均增长16%;着力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完善职工薪酬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实施“居民增收五大工程”,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万元以上,年均增长12%,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科技利民工程。每年列支科技专项资金300万元,加快应用技术研究和实用技术推广,每年实施关键技术研究项目5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项,引进省级新品种8个、新技术4项;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科技贡献率达到60%;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每年培育科技特派员示范点10个、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户500个;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高产品竞争力,每年开发省级名牌产品1个,转化重大创新型成果1项,实施重大高新技术项目1项;整合资源、创新方式,为培养新型农民、产业工人、城乡复转军人免费提供科技培训和咨询信息服务,每年培养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农民技术人员600名;强化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教育慧民工程。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增长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加快教育布局调整,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强化职业教育,普及学前教育,发展特殊教育,争取“十二五”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各项减免政策,免除职业教育学费;完善助学金制度,扶助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完成学业;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消除危房;推进教育信息化数字终端“班班通”。

卫生健民工程。坚持每年为参合农民补助15元,逐步提高报销比例,逐步减免门诊费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县级财政每年为每个村卫生所各补助2000元,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从2011年起每年降低药品加成3%进行销售,着力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改善医疗条件,积极争取县医院门诊综合楼、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业务楼等建设项目。2011年新建标准化村卫生所80个,确保全县257个村卫生所全面达标,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现有医护人员培训和高学历人员引进,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不断优化医疗机构人员结构;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和妇女、儿童病查治补贴政策,努力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继续落实免费婚检制度;认真落实“313”计生利益导向惠民工程,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计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文化育民工程。规划实施县博物馆整体搬迁、宁县大剧院建设,县图书馆、文化馆装修布展、社区群众休闲公园等重点文化项目;实施好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中心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100%;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形成面向市场、服务多元、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坚持送图书、送电影、送文艺下乡活动,每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0场(次),县剧团每年义演28场(次);实现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实施全民健身示范长廊工程,力争80%的行政村建有篮球场;全力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努力实现“数字宁县”。

基础益民工程。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实施通路、通水、通沼气、通信息网络和危房(窑)改造为内容的“四通一改”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到“十二五”末,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解决11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5%以上;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5500座;加大贫困带异地搬迁工作力度,支持贫困群众实施危房(窑)改造工程,改造农村危房(窑)6354户,实现所有群众住房安全;实施提灌和小水节灌水浇地建设工程;新修梯田5.54万亩;所有乡村实现信息网络全覆盖。

就业安民工程。围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转变就业观念,广泛开展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发展促进就业活动,力争新增劳动力实现全员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快全县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信息化及乡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弱势群体就业援助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继续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和一村一名本土大学生培养计划,积极实施一村两名大中专生医护人员计划;扩大创业基金规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逐年递增5%;鼓励城乡退伍军人领办实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进一步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让更多的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群众充分就业。

保障亲民工程。完善城乡救助体系,争创全国社会救助工作示范县;推进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全覆盖,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大政府投入,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临时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以孤儿养育、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福利体系;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建养老服务设施42处;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使城镇住房困难群体和农民工居者有其屋;构筑面向社会公众的普惠型服务“保障网”。

宜居乐民工程。创建生态县、生态城镇、生态乡村和生态家园,科学布设生态景观和绿色长廊,建设生态小区与生态住宅;加快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四化”工程建设。到“十二五”末,城市绿化率达到35%,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2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38%;污水处理率达到8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农用地膜回收利用率达到97%;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大力推广“一池三改五配套”农村小康生态住宅模式,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率达到80%以上;继续实施乡镇干部创业乐业工程;加强水源和环境保护,让城乡居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空气、享受绿色生活,建设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安全保民工程。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加强政法基层基础和队伍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治安防控网络,政法机关人员配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社会管理和安全防范;健全接访、责任追究等信访工作机制,切实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健全县、乡、村三级法律援助体系;强化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用上放心药品;强化生产、消防、交通、校园安全监管,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主题词:惠民工程 实施纲要 通知


抄送: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人武部政工科。


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7月11日印发


共印80份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