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21026czj000/20231017-00083 | 发布机构: | 宁县财政局 |
生效日期: | 2023-10-17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预算/决算 |
2022年度全县财政总决算公开
目 录
1.关于批准2022年全县财政决算的决议
2.关于2022年全县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3.2022年度政府决算公开附表(1-15)
4.2022年政府债务情况说明
5.2022年转移支付执行情况说明
6.2022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说明
7.2022年三公经费增减变化说明
8.名词解释
2022年宁县财政总决算编报分析
宁县2022年财政总决算工作在省、市财政部门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全省财政决算工作会议安排,坚持“全面、真实、准确、及时”的原则,逐级审查汇总,现已编妥。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收支预算情况
2021年11月20日,经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300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54801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20000万元,减预留上解财力164万元,全年县级可用财力198937万元,按《预算法》规定,当年县级安排支出198937万元,再加上级提前下达各类专项资金44486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3423万元。实际执行中,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272万元,加上级各类补助341157万元、新增债券转贷收入18996万元、调入资金4715万元(存量资金4683万元、其他32万元)、上年结余8220万元,减上解支出260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4107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3848万元,全年公共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402360万元(决算口径)。
二、收支预算完成情况
(一)收入预算完成情况。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272万元,预算执行中,各征管部门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及减税降费政策影响,依法征管,全力挖潜,应收尽收,超收4972万元,占年初预算24300万元的120.46%,较上年27263万元增收2009万元,增长7.36%。收入分税种:税收收入完成11376万元,同比下降28.21%;非税收入完成17896万元,同比增长56.76%。分征收部门:税务局完成13174万元,同比下降26.24%,其中:增值税完成1482万元,同比下降74.38%;企业所得税完成298万元,同比增长2.05%;个人所得税完成201万元,同比增长6.35%;资源税完成1035万元,同比增长69.67%;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573万元,同比下降29.87%;房产税完成533万元,同比增长15.62%;印花税完成314万元,同比增长8.28%;环境保护税完成113万元,较上年无变化;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433万元,同比增长60.97%;土地增值税完成806万元,同比下降19.8%;车船税完成1283万元,同比下降0.47%;耕地占用税完成2348万元,同比下降26.83%;契税完成1940万元,同比增长32.51%;其他税收收入17万元,同比下降68.52%;教育费附加收入完成344万元,同比下降29.36%;地方教育费附加收入完成184万元,同比下降28.96%;地方残疾人保障金收入完成699万元,同比增长24.38%;防空地下室异地建设费完成449万元,同比增长26.48%;水土保持补偿费完成122万元,同比下降62.23%。财政综合事务中心完成16098万元,同比增长70.92%,其中:行政性事业收费收入完成2423万元,同比增长610.56%;罚没收入完成3155万元,同比增长77.35%;森林植被恢复费完成3227万元,同比增长687.07%;教育资金收入完成1114万元,同比增长14.14%;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收入完成1114万元,同比增长14.14%;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300万元,上年无此项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251万元,同比增长35.54%;捐赠收入完成2060万元,同比增长0.39%;其他收入完成1454万元,同比下降26.31%。
(二)支出预算完成情况。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71800万元,占调整预算385648的96.41%,预算执行中因公共预算收入超收,上级增加财力补助等因素,同比上年支出338937万元增长9.69%。支出分级次:县级337049万元,占90.65%;乡镇级34751万元,占9.35%。支出按功能分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6630万元,同比下降32.74%;国防支出12万元,上年无此项支出;公共安全支出10510万元,同比下降10.86%;教育支出77641万元,同比增长0.14%;科学技术支出2366万元,同比增长38.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648万元,同比下降9.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651万元,同比增长21.66%;卫生健康支出31900万元,同比增长6.79%;节能环保支出6348万元,同比增长146.0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975万元,同比下降19.69%;农林水事务支出67471万元,同比增长3.68%;交通运输支出6908万元,同比增长108.76%;资源勘探信息支出703万元,同比下降4.3%;商业服务业支出177万元,同比下降35.4%;自然资源海洋气象支出9533万元,同比增长128.17%;住房保障支出10438万元,同比下降1.44%;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873万元,同比增长80.44%;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9623万元,同比增长377.33%,债务付息及发行费用支出4393万元,同比下降64.81%。
三、财政平衡情况
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3869万元,剔除上划税收14597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272万元,加调入资金4715万元(存量资金4683万元、其他32万元)、上年结余8220万元、上级各类补助341157万元,其中:(1)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131万元。(2)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42万元。(3)增值税税收返还收入783万元。(4)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1万元。(5)增值税“五五分享”税收返还收入3421万元。(6)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96271万元。(7)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25189万元。(8)结算补助收入13786万元。(9)企业事业单位划转补助收入1519万元。(10)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收入1799万元。(11)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7704万元。(12)固定数额补助收入17450万元。(13)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收入1959万元。(14)发达地区转移支付收入20963万元。(15)一般公共服务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6万元。(16)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949万元。(17)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1926万元。(18)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754万元。(19)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2465万元。(20)医疗卫生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0302万元。(21)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3676万元。(22)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7069万元。(23)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0486万元。(24)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809万元。(25)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954万元。(26)增值税留抵退税转移支付收入359万元。(27)其他退税减税降费转移支付收入377万元。(28)补充县区财力转移支付收入15845万元。(29)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32万元。(30)专项补助2312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8996万元,全年财政总收入402360万元。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71800万元,加上解支出2605万元(粮食财务挂账贴息54万元、税务部门经费上划123万元、2018法检上划2027万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增值税返还资金扣款16万元、医疗卫生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转基数-7万元、教育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转基数-32万元、上解合资铁路运营补贴141万元、省管县对(市)县各项上解28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4107万元,当年财政总支出388512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3848万元,账面无赤字,当年收支平衡。
四、政府性基金收支完成情况
2022年基金收入完成15833万元,上级专项补助收入901万元,债转贷收入658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9661万元,全年总收入92195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70924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9112万元,其他支出56296万元(专项债券安排支出55694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支出602万元),债务付息支出5444万元,债务发行费用71万元;加债务还本12000万元,上解支出5万元,全年总支出82929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9266万元。
五、财政供养人员情况
财政供养人员20421人,其中:在职11489人(本年在职人员11489人,较上年11699人净减少210人),离休5人(净减少1人),退休48人(上年53人,净减少5人),社保局管理退休人员3694人(上年3533人,净减少161人),退职34人(净减少8人),遗属供养1110人(净减少16人),民政抚恤4041人(净增加16人)。
六、财政收支预算执行特点
(一)全力抓促财政收入。继续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减税降费优惠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涵养培植税源,增强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财政工作,多次组织召开收入征管会议,剖析突出问题,强化征管措施,为完成财政收入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组织开展税源普查,建立税源台账,明确收入目标,加强收入预测分析,下气力挖潜增收,全力推动收入目标完成。
(二)努力争取上级支持。紧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增政府债券等中央和省级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向,抢抓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窗口期,争取到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5500万元,争取到位政府债券资金613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资金6300万元,专项债券55000万元),较上年增加29300万元,增长1.9倍。当年新增财力性转移支付25422万元,有效缓解了财政压力,有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三)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建立财政资金收支台账,按周算清指标、资金账,按天积极协调上级拨付资金,即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统筹合理安排支出,确保各项事业正常运转,维护了大局稳定。
(四)严格存量资金盘活。将部门取得的各类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建立按月盘活存量财政资金长效机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4715万元,统筹用于“三保”等民生支出。按照国企改革行动方案,加大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监管,县属国有企业上缴收益300万元,实现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新突破。
(五)强化财政预算执行。严格执行《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2年县级“三保”支出预算编制审核工作的通知》等法规,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打破基数概念和预算支出固化僵化局面,完整编制财政预算草案,按法定程序提请县人代会批准后执行,确保编制程序合规、内容完整。
(六)深化财政制度改革。认真贯彻数字政府建设总要求,按照全省集中部署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安排,完成系统基础信息采集上报、联调测试配置、人员信息维护、项目库及预算编制等工作,整体进度位居全省前列。
(七)加强财政信息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深入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督促各预算单位严格履行预算执行管理主体责任,全县77个一级预算单位及时公开部门预决算,公开到位率100%。认真贯彻落实向地方人大和政协报告通报工作制度,认真做好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
(八)加强财政资金监控。依托直达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对所有直达资金实行信息化动态监控,全年直达资金分配率100%,支出进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资金监管“一竿子插到底”,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准性进一步提高。
七、其他说明事项
(一)收入分析。
1.其他收入。全年完成1454万元(其中:矿产办协调收入1352万元,财政综合事务中心支地原油款102万元),同比下降26.31%。
2.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全年完成1251万元(其中:国有资产处置收入1140万元(新庄政府930万、林草局140万元、房产中心33万元,国资中心19万元,其他单位18万元),水务局水资源费72万元,平子、焦村学区、职中、二中等出租出借收入25万元,利息收入14万元),同比增长35.54%,增长主要原因为资产处置收入同比增长4.5倍。
3.捐赠收入。全年完成2060万元(其中:矿产办50万元,乡村振兴局2010万元),较上年2052万元基本持平。
4.剔除一次性收入全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272万元,占预算24300万元的120.46%,较上年27263万元同比增长7.36%。剔除从当年土地出让收入中计提两项资金收入2228万元(教育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完成27044万元,占预算的111.29%,同口径增长6.9%(对比基数即2021年完成数中,剔除当年为全市财政收入完成目标硬性计提的两项资金1953万元)。
(二)盘活存量资金收支分析。2022年共收回存量资金5032万元,其中:经县政府会议研究共安排支出35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4682万元。年终无结余。
(三)政府债务情况分析。2022年债务收入84796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8996万元(新增一般债券6300万元、再融资置换12696万元)、专项债券658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55000万元,再融资债券10800万元)。采用其他方式化解的债务本金126万元(外债转贷)、专项债券还本12000万元(自有财力偿还1200万元、再融资置换10800万元)、一般债券还本14107万元(自有财力偿还1411万元、再融资置换12696万元)。2022年底政府债务余额25698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78315万元,专项债务178671万元。
宁县财政局
2023年10月15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