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促发展 坚定信心强县域
-
主持人:
请您谈一谈对实施“强县域”行动的思想认识和“强县域”行动对于宁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
冯毅:
实施“强县域”行动,是省委、省政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破解“三个不平衡”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为我们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市上确立的“工业主导、农业支撑、产城融合、一县一业、做大做强”的“强县域”思路,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对宁县来说,“强县域”行动的实施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快补齐基础短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民生事业全面进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县将坚决扛牢“强县域”的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立足资源禀赋,找准发展定位,集聚要素支撑,选择擅长“赛道”,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彰显特色的“强县域”之路,为一域争光、为全局添彩。
-
主持人:
宁县落实“强县域”行动的工作思路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目标期许?
-
冯毅:
我县将按照全市“双轮”驱动、“三化”并进、“四建”支撑总体部署,紧盯“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走好“产业富民、工业强县、城乡融合、环境赋能、治理提效、党建领航”六条路子,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县、陇东综合能源基地核心县、宜居宜业魅力县。“十四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跨入百亿县,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社会治理更加有效,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
-
主持人:
围绕这个思路和目标,宁县将做哪些重点工作?
-
冯毅:
我县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强工业,扩增量。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产业集群化”的理念,着力建平台、强功能,育产业、延链条,促开发、扩规模,积极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推进长庆桥、和盛工业集中区道路、供暖、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完成化工园区评估认定,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抢抓“双碳”窗口期,加快推进新庄煤矿联合试运行,力促宁中煤田九龙川煤矿采矿权、春荣、早胜井田探矿权和宁西煤田探矿权完成出让,全力支持油田企业扩能上产。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长庆桥工业集中区积极引进新型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仓储物流等企业,打造煤气化运产业链,着力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和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在和盛工业园区积极引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新材料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企业,加快推进嘉寓新能源、北方臻琦新型建材、陇东仁仁药业、西部苹果商贸港等项目建设,着力在新能源配套、农产品深加工上求突破,建设全市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同时,发挥宁县外出务工创业人员多的优势,集成政策,吸引返乡创业,发展“回归经济”。二是强农业,促振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重点,优化资源要素,聚力发展苹果、粮食、食用菌、中药材、瓜菜、草畜“六大产业”,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加快推进苹果一二三产融合、中农信投食用菌全产业链、金银花烘焙萃取等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延链升级,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品牌化营销,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同时,坚持山、水、田、林、路、房、村庄一体化布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宜居宜业。三是强三产,添活力。积极顺应消费升级新变化,加快构建更有质量、更具活力、更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全力创建县城4A级古豳文化旅游区,争取实施石家和遇村遗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周秦戎民族融合遗址博物馆、长庆桥叶王体育小镇等项目,打造精品特色小镇和文旅线路,形成中心辐射、基点支撑、线路相连、产业带动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积极发展物流商贸、数字经济、信息产业等业态,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四是强支撑,促融合。紧盯路、水、电等短板,统筹推进城乡各项基础建设,着力破解发展瓶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施县城至长官一级公路、马莲河流域生态巡河道路、小盘河水库引水入宁等项目,配合实施好西峰-长庆桥铁路建设项目,全面提升保障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按照全市“1+7+N”总体布局,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实施城市更新及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不断完善县城服务功能,加强城市管理,促进人气、商气汇聚,做强县城龙头;坚持走特色化发展路子,突出规划引领,健全基础设施,做精城镇支点,实现以城带乡、融合发展。五是强保障,惠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等民生领域,持续加大投入,重点实施好乡村就业工厂、教育综合体、智慧康养中心等项目,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两型机关”创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发展。持续加强生态环保,积极防范化解风险,深入推进综合治理,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