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地情资料

地情资料

  • 解放以前,未见有关宁县地区古文化遗址的任何记载,而到目前为止,县内已发现古文化遗址51处,其中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基本遍及县域各地,这些文化遗址,充分地证明了宁县地区是中华民...
    2022-09-27
  • 古生物化石,在沟谷暴露的黄土层底部和岩石层中,过去与近年均有发现,群众统称之为“龙骨”,有防治刀伤止血之功效,药材部门也进行收购。因此,过去零散发现的化石,都被当作“龙骨”使用,发现地点也被人遗忘...
    2022-09-02
  • 在旧中国,这里的古迹文物从未有人征集管理,任其自然散布于社会上或荒野里,失散毁损,至于泯灭。只有一部分古建筑物,得到社会各方某些保护,损失较小。据记载,至民国中期,县内尚存较大的城池12座、庙宇10处...
    2022-09-02
  • 本地历代文艺作品,虽传存殊不完备,然亦不胜辑录列载。无论诗、文、绘画之类,诚有不少优秀之作,而本志篇幅所限,难以尽取,只选录短诗、民歌、剪纸画和书法若干于此。傅玄诗三首炎 旱 诗炎旱历三时,    天...
    2022-08-25
  • 古今生活和活动于这一地区的人们,著书立说虽然不少,但是县内至今不曾收藏其著作。古人著述现能辑得的书目,难免遗误,仅录以备考。今人编著的书籍,亦未完备,其中有些小册子,也未全录。现仅依时序列载如下:...
    2022-08-16
  • 文艺创作,代有人才。无论是祖籍此地或活动于这一地区的人士,著书立说,颇有建树,故北地泥阳(即今宁县)人傅玄,知识宏博,又精于音律,在仕宦之中,写下了大量诗文著作,成为晋代文坛巨星,在中国文学史上享...
    2022-08-10
  • 本县创办报刊,始于50年代,几起几落,已办过几种,而直至目前,尚未定型或者稳定一种。先后创办的报刊主要有:《宁县报》:1955年6月1日创刊,石印,8开,4个版面,周出1刊,发行3000份,为中共宁县委机关报,亦...
    2022-08-10
  • 新闻报道活动始于40年代。其时,延安和关中地区解放区的记者,常来新宁县地区进行采访。新宁县的工作人员如赵积玉、宋柏林等,也常写新闻稿件,故延安、关中各报刊登宁县地方新闻颇多。50年代后期,县内业余通讯...
    2022-08-03
  • 民国23年(1934年),宁县政府选送一青年人去南京学习无线电收音知识数月,结业后购置收音机1台,于王光禄祠堂内设立收音处,每日收录中央广播电台的播音,此即宁县广播事业之始端。然时间不长,因收音机损坏而停置...
    2022-08-03
  • 9日,宁县人民政府组织县直部门各单位负责人收听收看全省土地管理和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议。15日,宁县召开2022年棚户区改造项目“扫尾清零”征地拆迁工作动员部署会议。新宁镇、和盛镇片区棚户区改造...
    2022-08-01
首页 2 3 4 5 6 7 8 9 10 尾页 共366条信息/共37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