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 戏剧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宁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北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宁县宇村庙南堂寺内就建有戏楼,今实物犹在。当时戏剧与祭祀密切联系,也是一种祈祷神灵佑护的祭拜形式,那里有庙宇...
    2014-04-28
  •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原来生机勃勃的政治局势急剧逆转,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到处腥风血雨。1928年10月,中共陕西省委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甘肃党部就在这种白色恐怖中完全溃散了...
    2014-04-28
  • 杨维勤,男,出生于1949年9月,宁县太昌申明村人,国家级民间艺术大师,从事戏剧头帽制作32年。因其独特的制作技术和制作方法,在相邻县市受到推崇。杨维勤的戏剧头帽能够严格按照古代服饰制度,从头帽上能够充分...
    2011-09-06
  • 高跷表演 高跷 宁县高跷艺术,俗名叫“走柳木腿”。相传明末,在一次战争中士兵攻城,因有护城河,为了过河方便而增加高度,便接了半截木腿,城攻下后,士兵带着木腿上街庆贺而留传了下来,逐渐演变成今...
    2011-09-05
  • 陇东窑洞文化 陇东窑洞 宁县属黄土高原地域腹地,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土层深厚,土质密实,适合于挖洞建窑。 窑洞营造简单,无需砖瓦,多在塬边、沟边及山崖下挖制,...
    2011-09-05
  • 手工擀毡 擀毡 宁县手工擀毡技艺广泛流传在宁县北部地区,因其光照充足,独特的地理优势,造就了手工擀毡技术的传承和发展。手工擀毡的形成源于当地群众的生活习俗。据有关传说,手工擀毡可追溯到原始...
    2011-09-05
  • 唢呐 赵良泰在演奏唢呐 宁县唢呐俗称“喇叭”,属木质管乐器,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独奏乐器。其特点是音色嘹亮,细腻委婉,演奏技巧丰富。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2011-09-05
  • 戏剧头帽制作 戏剧头帽“黑纱” 宁县位于庆阳市南部,是陇东地区重要的县份之一。戏剧头帽制作世代相传于宁县太昌乡申明村、青牛村,其位置在著名的董志塬边,泾河畔,北距庆阳市50公里,东北距县城所...
    2011-09-05
  • 花灯制作技艺 传统成品木灯笼 花灯制作普遍存在宁县各乡镇,尤以南区的中村、早胜两乡镇的地域优势比较突出,造就了花灯制作和传承的先决条件。宁县花灯制作,源于民间传统节日习俗,据相关传说,花灯...
    2011-09-05
  • 皮影雕刻技艺 杨自学皮影作品《寿星》 宁县皮影主要分布在瓦斜乡,这主要归功于皮影戏在当地的盛行,据史料记载,我国的皮影始于汉代,至唐时较兴盛,而此时皮影演出的箱具多从陕西购回,宁县在秦代...
    2011-09-05
首页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尾页 共342条信息/共35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