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 辛亥革命前夕,甘肃仍是清政府反动统治较严的省份之一。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新的一页。武昌首义,天下响应,其中最早宣布独立的是陕西和湖南两省,一月之内先后宣布独立的已有13个省。同盟...
    2014-04-28
  • 先周时期周族有自己的音乐,叫“豳龠”,也就是豳地(宁县一带)的音乐。周族把它带到关中,西周建立后仍作为本族音乐而存在。它在当时以华夏正声为正统的礼乐中,仅次于华夏正乐,为次正乐。“豳龠”是地地道道...
    2014-04-28
  • 宁县地处世界著名的黄土高原南部,这里的黄土层堆积较厚,土质坚实,粘度高。很久以前,当地居民就开始利用这一特点,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掘地为穴,掏土成洞,过着穴居和窑洞的生活。后来,这种住宿习惯就世世...
    2014-04-28
  • 《诗经·豳风·九晟》诗云:“我觏之于,衮衣绣裳”。可以想象当时宁县刺绣工艺之昌盛。《诗经·豳风·七月》诗云:“蚕风桑条,取彼斫斧,以代远扬,猗彼女桑”。“载玄载黄,我采孔阳,为公子裳”。这些描写说...
    2014-04-28
  • 戏剧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宁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北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宁县宇村庙南堂寺内就建有戏楼,今实物犹在。当时戏剧与祭祀密切联系,也是一种祈祷神灵佑护的祭拜形式,那里有庙宇...
    2014-04-28
  •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原来生机勃勃的政治局势急剧逆转,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到处腥风血雨。1928年10月,中共陕西省委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甘肃党部就在这种白色恐怖中完全溃散了...
    2014-04-28
  • 抗日战争时期,宁县境内同时存在两个地方政权机构,即新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和国民党宁县政府。1937年10月17日,毛泽东、肖劲光(八路军留守处主任)发布命令,指出包括宁县在内的陕甘宁20余县经国民党南京政府军政...
    2014-04-28
  • “南仓社伙耍得红,区里县里真有名”。这是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的两句顺口溜。 “解放区的天是艳阳的天”。宁县是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早在1934年就成立了苏维埃政权组织。当时,全县武装斗争如火如荼,军民大生...
    2014-04-28
  • 1946年,王震率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五九旅,从国民党统治区回师陕甘宁边区,于8月下旬临近陇东。中共中央批准三五九旅由宁县、镇原、正宁地区进入根据地,并与关中地委分别通知部队和地方做好准备,迎接三五九旅归来...
    2014-04-28
  • 1947年秋,我西北野战军四纵队十师攻克陕西宜川后挥师北上,8月份到达新宁县的盘克、金村、九岘一带。由于长时间的奔袭,部队伤亡较大,加之一时军需告竭,纵队指挥部决定在此稍事休整。 农历8月15日,在部队的...
    2014-04-28
首页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尾页 共341条信息/共35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