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世居陕西省米脂县怀远堡李继迁寨。家本富裕,但自成出生时已中落。少年时,自成习文练武皆不成,曾为乡中艾姓地主牧羊。21岁,应募为银川卒,善骑射...2014-04-28
-
从元末到清初300年间,长期战乱和巨额的浮粮空税使宁州的社会经济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农民纷纷出逃,耕地大量荒芜,到处呈现出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广泛流传于这一时期的著名的《宁民赋》哀告号哭:“刀剑剩有...2014-04-28
-
先周时期周族有自己的音乐,叫“豳龠”,也就是豳地(宁县一带)的音乐。周族把它带到关中,西周建立后仍作为本族音乐而存在。它在当时以华夏正声为正统的礼乐中,仅次于华夏正乐,为次正乐。“豳龠”是地地道道...2014-04-28
-
抗日战争时期,宁县境内同时存在两个地方政权机构,即新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和国民党宁县政府。1937年10月17日,毛泽东、肖劲光(八路军留守处主任)发布命令,指出包括宁县在内的陕甘宁20余县经国民党南京政府军政...2014-04-28
-
“南仓社伙耍得红,区里县里真有名”。这是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的两句顺口溜。 “解放区的天是艳阳的天”。宁县是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早在1934年就成立了苏维埃政权组织。当时,全县武装斗争如火如荼,军民大生...2014-04-28
-
1946年,王震率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五九旅,从国民党统治区回师陕甘宁边区,于8月下旬临近陇东。中共中央批准三五九旅由宁县、镇原、正宁地区进入根据地,并与关中地委分别通知部队和地方做好准备,迎接三五九旅归来...2014-04-28
-
1947年秋,我西北野战军四纵队十师攻克陕西宜川后挥师北上,8月份到达新宁县的盘克、金村、九岘一带。由于长时间的奔袭,部队伤亡较大,加之一时军需告竭,纵队指挥部决定在此稍事休整。 农历8月15日,在部队的...2014-04-28
-
1948年4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4个纵队分3路向西府地区挺进,一路解放陕西省10余座县城之后,于28日攻占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军的后方供应基地西北重镇宝鸡市,歼敌20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进城不到...2014-04-28
-
宁县地处世界著名的黄土高原南部,这里的黄土层堆积较厚,土质坚实,粘度高。很久以前,当地居民就开始利用这一特点,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掘地为穴,掏土成洞,过着穴居和窑洞的生活。后来,这种住宿习惯就世世...2014-04-28
-
《诗经·豳风·九晟》诗云:“我觏之于,衮衣绣裳”。可以想象当时宁县刺绣工艺之昌盛。《诗经·豳风·七月》诗云:“蚕风桑条,取彼斫斧,以代远扬,猗彼女桑”。“载玄载黄,我采孔阳,为公子裳”。这些描写说...2014-04-28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