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民俗文化

  • 《诗经·豳风·九晟》诗云:“我觏之于,衮衣绣裳”。可以想象当时宁县刺绣工艺之昌盛。《诗经·豳风·七月》诗云:“蚕风桑条,取彼斫斧,以代远扬,猗彼女桑”。“载玄载黄,我采孔阳,为公子裳”。这些描写说...
    2014-04-28
  • 戏剧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宁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北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宁县宇村庙南堂寺内就建有戏楼,今实物犹在。当时戏剧与祭祀密切联系,也是一种祈祷神灵佑护的祭拜形式,那里有庙宇...
    2014-04-28
  • 高跷表演 高跷 宁县高跷艺术,俗名叫“走柳木腿”。相传明末,在一次战争中士兵攻城,因有护城河,为了过河方便而增加高度,便接了半截木腿,城攻下后,士兵带着木腿上街庆贺而留传了下来,逐渐演变成今...
    2011-09-05
  • 陇东窑洞文化 陇东窑洞 宁县属黄土高原地域腹地,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土层深厚,土质密实,适合于挖洞建窑。 窑洞营造简单,无需砖瓦,多在塬边、沟边及山崖下挖制,...
    2011-09-05
  • 手工擀毡 擀毡 宁县手工擀毡技艺广泛流传在宁县北部地区,因其光照充足,独特的地理优势,造就了手工擀毡技术的传承和发展。手工擀毡的形成源于当地群众的生活习俗。据有关传说,手工擀毡可追溯到原始...
    2011-09-05
  • 唢呐 赵良泰在演奏唢呐 宁县唢呐俗称“喇叭”,属木质管乐器,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独奏乐器。其特点是音色嘹亮,细腻委婉,演奏技巧丰富。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2011-09-05
  • 戏剧头帽制作 戏剧头帽“黑纱” 宁县位于庆阳市南部,是陇东地区重要的县份之一。戏剧头帽制作世代相传于宁县太昌乡申明村、青牛村,其位置在著名的董志塬边,泾河畔,北距庆阳市50公里,东北距县城所...
    2011-09-05
  • 花灯制作技艺 传统成品木灯笼 花灯制作普遍存在宁县各乡镇,尤以南区的中村、早胜两乡镇的地域优势比较突出,造就了花灯制作和传承的先决条件。宁县花灯制作,源于民间传统节日习俗,据相关传说,花灯...
    2011-09-05
  • 皮影雕刻技艺 杨自学皮影作品《寿星》 宁县皮影主要分布在瓦斜乡,这主要归功于皮影戏在当地的盛行,据史料记载,我国的皮影始于汉代,至唐时较兴盛,而此时皮影演出的箱具多从陕西购回,宁县在秦代...
    2011-09-05
  • 石雕艺术 庞清河作品《孔子》 宁县的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宋代(中古以前)宁县的历史就是庆阳市的历史。七千多年来,生存在这片高天厚土上的先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思想文化,尤以石刻艺...
    2011-09-05
首页 1 2 3 4 5 6 尾页 共51条信息/共6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