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手机版
网站地图
无障碍
繁体版
引导页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宁县>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 宁县地处世界著名的黄土高原南部,黄土层最厚处深达150m,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土质坚实,粘度高。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利用这一特点,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掘地为穴,掏土成洞,过着穴居和窑洞的生活。后...
    2019-10-19
  • “高跷”在本地叫“踩高跷”,有的地方也叫“踩拐子”。它的特点是乡土气息浓厚, 形式奇特别致。据传有500多年的历史,亦说有千年以上。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
    2019-10-18
  • 庆阳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塬在流水的长期侵蚀下,形成梁、峁、崾崄等典型地貌、地形,表现为沟壑纵横、梁峁连绵、种类繁多、地形起伏较大,其中有一种常见地形“崾崄”。2019年5月,笔者摘录《现代汉语词典...
    2019-10-16
  • 公刘,人称周老公,不窋之孙,鞠陶之子。他是整个豳地疆域的开拓者,古豳国的建立者,我国农耕文明的奠基者。《史记·周本纪》载:“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
    2019-09-28
  • 今年9月13日,农历八月十五,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佳节,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也有月夕、中秋节、八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等名称,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所以赏月和吃月饼...
    2019-09-12
  • 1927年8月,王孝锡从兰州回到家乡,与任鼎昌、王晓时、王之经等人,秘密在家乡太昌镇成立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邠宁支部(亦称宁县支部),发展党员25人,通过几年的宣传活动,在富有反抗精神的宁县民众...
    2019-08-28
  • 傅嘏,字兰石,故北地泥阳(今宁县)人,傅介子之后,东汉建安十三年至三国魏正元二年(208—255年)在世,仕魏。其祖父傅睿,曾为代郡太守。伯父傅巽,黄初年间为侍中尚书。父傅充,仕至黄门侍郎。 傅嘏学博思精,...
    2019-08-28
  • 远在2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从事种植、畜禽饲养、制陶等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活动。九龙河畔的董庄村,有一处距今约六千多年历史的仰韶文化遗址,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
    2019-07-30
  • 旬邑暴动失败后,陕西各地又接连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举行了几次武装起义,但都很快失败了。在起义中幸存下来的力量,大多转移到距离国民党统治中心较远的陕甘边界地区活动,宁县东部子午岭山区就是其活动的...
    2019-04-28
  • 请先听听当年广泛流传在宁县妇女中的几首民歌:“山丹丹开花红上红,我劝娃他爹去当兵;老麻子开花结疙瘩,革命成功你再回家!”“哥哥骑马上前线,妹妹我在家纺线线;打败鬼子你往回返,英雄才能配模范”。“毛...
    2019-04-28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341条信息/共35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