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zfb-2019-08-06-00436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 |
生效日期: | 2019-08-06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财政预决算 |
2018年财政总决算公开
2018年宁县财政总决算编报分析
宁县2018年财政总决算工作在省、市财政部门指导和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全省财政决算工作会议安排,坚持“全面、真实、准确、及时”的原则,逐级审查汇总,业已编妥。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收支预算调整情况
2017年12月27日,经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018年全口径财政预算收入2680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100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均增长5%。后经2018年7月31日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预算调整,2018年全口径财政预算收入3160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5.0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70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长7.3%。加上级各项财力补助95363万元,全年可用财力113063万元,按《预算法》规定,当年县级安排支出113063万元,再加上级提前下达各类专项资金60899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962万元。实际执行中,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934万元,加上级各类补助286963万元(含新增债券5000万元,不含置换债券1660万元),加调入资金2019万元,加上年结转8639万元,减上解支出2136万元,减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收消化赤字234万元,全年公共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313185万元(决算口径)。
二、收支预算完成情况
(一)收入预算完成情况。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2751万元,占年初预算31600万元的103.64%,超收1151万元,较上年30071万元增收2680万元,增长8.91%。剔除上划税收14817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934万元,占年初预算17700万元的101.32%,超收234万元,较上年16496万元增收1204万元,增长8.72%。全口径收入分税种:税收收入完成24534万元,同比增长10.21%;非税收入完成8217万元,同比增长5.21%。分征收部门:国税局完成16837万元,同比增长12.44%,其中:增值税完成15543万元,同比增长13.3%,消费税完成5万元,同比增长25%,企业所得税完成1289万元,同比增长2.96%。地税局完成9068万元,同比增长9.88%,其中:改征增值税完成40万元,同比增长2.56%;企业所得税完成958万元,同比增长16.97%;个人所得税完成1806万元,同比增长43.45%;资源税完成70万元,同比增长62.79%;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826万元,同比增长17.66%;房产税完成505万元,同比增长126.46%;印花税完成167万元,同比增长38.02%;环境保护税完成156万元,上年无此收入;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469万元,同比增长208.55%;土地增值税完成547万元,同比增长501.1%;车船税完成784万元,同比增长2.08%;耕地占用税完成1074万元,同比下降47.61%;契税完成295万元,同比下降71.08%;教育费附加收入完成501万元,同比增长18.44%;地方教育费附加收入完成333万元,同比增长16.43%;地方残疾人保障金收入完成537万元,同比增长108.95%。非税局完成6846万元,同比增长0.03%,其中:行政性收费收入1263万元,同比增长20.06%;罚没收入完成1745万元,同比增长87.23%;森林植被恢复费完成432万元,上年无此收入;广告收入完成8万元,上年无此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261万元,同比增长14.29%;捐赠收入完成593万元(中村镇中村村34万元,湘乐瓦窑村12万元,扶贫办547万元),同比下降45.55%;其他收入完成1544万元,同比增长3.42%。
(二)支出预算完成情况。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05709万元,占调整预算313185万元(决算口径)的97.61%,较上年支出284981万元增长7.27%。支出分级次:县级276125万元,占90.32%;乡镇级29584万元,占9.68%。支出按功能分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448万元,同比增长2.52%;国防支出50万元,同比下降89.13%;公共安全支出10877万元,同比下降9.15%;教育支出71455万元,同比下降3.28%;科学技术支出184万元,同比下降39.2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819万元,同比下降12.8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0845万元,同比增长14.12%;医疗卫生支出45881万元,同比增长92.87%;节能环保支出14093万元,同比增长364.6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329万元,同比下降17.29%;农林水事务支出47974万元,同比下降13.96%;交通运输支出2394万元,同比下降68.71%;资源勘探电力事务812万元,同比增长23.97%;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275万元,同比下降62.43%;国土资源气象支出3335万元,同比下降43.66%;住房保障支出8694万元,同比增长2.39%;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78万元,同比下降65.55%;债务付息及发行费用支出1966万元,同比增长147.61%。
三、财政平衡情况
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2751万元,剔除上划税收14817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934万元,加调入资金2019万元(清理往来款项时,债权方不再追索我县债务,将其他应付款1601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处理;政府性基金县级收入结余按政策调入305万元;审计整改及预算单位自查时上缴资金11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867万元、上级各类补助288623万元,其中:(1)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131万元(2)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42万元(3)增值税税收返还收入799万元(4)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1万元(5)增值税“五五分享”税收返还收入3421万元(6)其他返还性收入-16万元(7)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60337万元(8)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14421万元(9)结算补助收入8807万元(10)企业事业单位划转补助收入1132万元(11)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10万元(12)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收入874万元(13)城乡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收入11175万元(14)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收入11787万元(15)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移支付收入23109万元(16)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收入3414万元(17)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收入1680万元(18)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4953万元(19)固定数额补助收入18328万元(20)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收入1760万元(21)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收入33万元(22)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16447万元(23)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75万元(24)专项补助98343万元(25)债务转贷收入6660万元(新增债券5000万元、置换债券1660万元)。全年财政总收入313443万元。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05709万元,加上解支出2136万元(粮食财务挂账贴息54万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值增值税返还资金地方扣款27万元,法检上划上解2027万元,黄标车27万元,收回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补助结余资金1万元),加债务还本支出1660万元,当年财政总支出30950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3938万元,再减结转下年支出3938万元,账面无赤字(按政策要求当年消化剩余赤字3772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四、基金收支完成情况
2018年基金收入完成1219万元,上级专项补助收入439万元,新增专项债券9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44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1061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9206万元,农林水支出1万元,商业服务业支出19万元,其他支出643万元,债务付息支出733万元,债务发行费用9万元),按政策调入一般预算305万元,年终结余486万元。
五、财政供养人员情况
(一)总体情况。年末全县财政供养自然人20118人,其中:在职职工11979人,离休14人,退休3225人,退职68人,遗属供养1047人,民政抚恤3785人。折合标准人15722人,其中:在职职工11979人,离休14人,退休3225人,退职21人,遗属供养105人,民政抚恤378人。
(二)变动情况。年末财政供养自然人较上年20101人净增加85人,其中:在职人员净减少197人,离休人员净减少5人,退休人员净增加52人,遗属供养净减少34人,民政抚恤净增加269人。年末财政供养标准人较上年16790人净减少1068人,其中:在职人员净减少197人,离休人员净减少5人,退休人员净增加52人,遗属供养净减少220人,民政抚恤净减少698人。
六、财政收支预算执行特点
2018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05709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7.61%,同比增支20728万元,增长7.27%。
(一)助力脱贫攻坚,倾注财政力量。当年预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700万元(超过省市规定要求),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0693万元,新增一般债券安排脱贫攻坚3000万元,支付贫困户公益岗位补贴624万元,注入特色产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及担保费2219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风险补偿金957万元,撬动贷款80359万元,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3120万元,将可统筹使用的8274万元用于脱贫攻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付率、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支付率均达100%。
(二)力保基本支出,坚守保障底线。坚持“保扶贫、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支出安排顺序,大力压减“三公”经费和经常性支出,暂缓非刚性和非急需支出,清理一般公共预算中以收定支事项,整合县列业务项目经费,尽力保障必保支出。全县干部职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奖励绩效工资、政策性增资、取暖费等兑现到位,筹资落实了2016年科学发展观业绩奖,守住了不发生保障性风险的底线。
(三)办好民生实事,共享政策红利。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支出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65%。全面落实了社会保障提标政策。资助代缴特殊困难群体基本医疗保险418万元、养老保险781万元,预付建档立卡贫困户“先看病、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资金98万元。落实卫生、计生、教育、社保等民生配套资金10053万元,支付危房改造及廉租房补贴6424万元、棚户区改造贷款利息3791万元,拨付村干部报酬及村级办公经费3328万元,支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及教师培训等专项经费5562万元,拨付出租车、公交车、农村客运车辆油价补贴412万元,发放离岗乡村医生工龄补助146万元,代缴在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险160万元,发放惠农资金22515万元,惠及12.3万农户。
(四)支持项目建设,发挥拉动效应。安排3个1000万元用于项目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无垃圾治理及发展乡村旅游,支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500万元、城乡绿化资金771万元,拨付马莲河综合整治及新区供水工程资金1169万元、县乡污水处理项目资金2470万元。
(五)力争上级支持,增强保障水平。全年争取到位上级各类补助资金288623万元,同比净增加11982万元,增长4.33%,财政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强。
(六)严格执行预算,确保收支平衡。2018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934万元,加调入资金2019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867万元、上级各类补助288623万元,收入总计313443万元。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05709万元,加上解支出2136万元,加债务还本支出1660万元,当年财政总支出30905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3938万元,减结转下年支出3938万元,账面无赤字,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七、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一)收入分析。
1、其他收入。全年完成1544万元(其中:矿产办石油协调费等收入1028万元,同比减收178万元,下降14.76%;政法委石油协调费65万元,同比增收28万元,增长43.08%;国土局协调收入17万元,上年无此收入;公安局协调收入142万元,上年无此收入;非税局支地原油款250万元,与上年持平),受以上因素综合影响,其他收入同比下降6.45%。
2、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全年完成1262万元,同比增长14.21%,其中:利息收入167万元,同比减收96万元,下降36.5%;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入9万元,同比增收4万元,增长80%;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961万元,同比增收404万元,增长72.53%,主要由于长庆桥机械厂处置收入600万元、国资办公车处置收入310万元。受以上因素综合影响,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同比增长幅度较大。
3、捐赠收入。全年完成593万元(中村镇中村村34万元,湘乐瓦窑村12万元,扶贫办547万元),同比下降45.55%。主要由于扶贫办捐赠收入比上年905万元减收358万元,同比下降39.56%,致使捐赠收入整体增幅较大。
4、剔除一次性收入全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全年收入中包含一次性收入高达3172万元,其中:长庆油田和新庄矿井耕地占用税875万元,甜永高速耕地占用税100万元,公车拍卖308万元,长庆桥机械厂资产处置收入600万元,企地共建资金和支地原油款696万元,国投公司等捐赠收入593万元等。若剔除此部分收入,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9579万元,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收3023万元,增长11.3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762万元,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收1781万元,增长13.72%。
5、“营改增”政策推行对我县财政收入影响情况。“营改增”政策全面推行,银西高铁、甜永高速重大项目增值税3413万元全部上划省级,县级未参与分成,直接导致2018年财政收入大幅减收。
6、重点企业纳税情况。2018年全县53户重点企业全年实现各类税收10841万元,较上年12489万元减收1648万元,下降13.2%,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33.1%。
(二)县本级支出结构分析。
(1)人员经费(工资)支出110261万元,占县本级支出152969万元的72.08%。
(2)公用经费支出44634万元,占县本级支出152969万元的29.18%。其中:包干支出3550万元,占7.95%;业务及运转经费2356万元,占5.28%;乡镇公用经费1874万元,占4.2%;社区公用经费107万元,占0.24%;办案补助及收费返还925万元,占2.07%;社会保障配套4734万元,占10.61%;教育配套817万元,占1.83%;计生配套262万元,占0.59%;卫生配套237万元,占0.53%;公共交通配套60万元,占0.13%;污水处理厂运行210万元,占0.47%;村干部报酬及办公经费3029万元,占6.79%;征地拆迁补偿支出663万元,占1.49%;美丽乡村及全域无垃圾530万元,占1.19%;旅游专项资金218万元,占0.49%;县列专项扶贫资金2700万元,占6.05%;压减专项支出5514万元,占12.35%;公车平台运行300万元,占0.67%;集中区物业及安保支出394万元,占0.88%;还本付息支出1926万元,占4.31%;县级专项8988万元,占20.14%;新增债券5000万元,占11.2%,税收征收经费240万元,占0.54%。
(三)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收支分析。2018年全年共收回存量资金14070.24万元,经7月11日、11月7日、12月24日县长办公会议研究共安排支出13256.74万元,按支出科目分:一般公共服务931.01万元,占7.02%;教育3554.35万元,占26.81%;文化体育与传媒100万元,占0.75%;社会保障和就业587.33万元,占4.43%;医疗卫生164.71万元,占1.24%;节能环保179.6万元,占1.35%;农林水6268.57万元,占49.29%;资源勘探信息等373.7万元,占2.82%;国土海洋气象635.68万元,占4.80%;其他支出461.79万元,占3.48%。上年结余86万元,年末累计结余899.5万元。
(四)财政账面赤字情况。当年消化财政赤字3772万元,年末账面累计赤字已全部消化。
二○一九年二月二十二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