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化遗址表明,宁县地区的家畜饲养业,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但在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畜牧业不见于任何记载。至唐代,畜牧产品五色覆鞍毡成为重要的土贡方物,则可知畜牧业具有相当的水平。然而从这个时候...2018-12-21
-
宁县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农业技艺,积累了丰富的耕作经验。解放后于1955年建立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30年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使用,使这些优良传统更趋于科学化。耕作制度:全县粮食作物以冬...2018-12-13
-
解放以前主要使用以牲畜为动力的步犁和手摇耧进行耕作,辅之以镢头、锄头等;运输主要靠老牛车拉运和人担肩挑。用石磨、石碾加工米面。1956年前后,推广使用新式步犁代替了旧式犁,1958年前后推广双轮双铧犁、马...2018-12-13
-
6月5日,宁县脱贫攻坚资金支付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会上印发《宁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问题整改方案》。 同日,庆阳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丑一斐带领督查组督查宁县“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 6月6日,共青团宁...2018-08-16
-
日照资源较为丰富,1977年实际照射2812小时,为最多;1958年实照1935.7小时,为最少。 日照百分率因地形影响而略有差异,以原区而言,各月日照百分率约在40%至70%之间,以元月份百分率最大,9月份最小。 太阳辐...2018-08-01
-
蒸发量变化的特点是春夏两季大于秋冬两季。据24年测计,年平均蒸发量为1462.2毫米,6月份最大为234.2毫米,12月最小为36.6毫米。年蒸发量为年降水量的2倍。 (选自《宁县志·地理志·气候》)2018-08-01
-
空气湿度 冬春干燥,夏秋潮湿,是湿度变化的显著特点。 一年之中,元月份湿度最小,平均相对湿度为56%,以后逐渐增大,6月份稍有降低,9月份达到全年最大值,月平均湿度8%, 10月份开始又逐渐下降,循环往复。 ...2018-08-01
-
降水之年变程:24年间平均年降水量527.1毫米,变率18%,具有相对稳定性。降水量最多的1975年为827.7毫米,最少的1965年为372.1毫米。平均3年有一个少雨年,6年有一个较严重的旱年。 降水季节分配:受季风影响,...2018-08-01
-
据1958年至1980年测计,地面冻结最早在10月上旬,但深度不大。10厘米稳定冻结平均日期为12月11日,最早11月28日,最晚12月25日。30厘米深度稳定冻结的平均日期为12月29日,最早12月12日,最晚元月7日。12月大地封...2018-08-01
-
据24年测计,宁县原区的平均无霜期为5月2日至10月9日,共161天。保证率80%的初终霜日期是5月11日至9月30日,只有143天。若以出现白霜日计算,平均为4月26日至10月11日,共167天。而保证率达到80%的初终霜日,是5...2018-08-01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