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通渠道:解放前除食盐多由定边贩运入境外,其它货物多购销于西安、三原、平凉等地,商贩以客商居多。县内主要集散地在早胜镇。解放以来,各类商品主要购销于咸阳二级批发站,县内批发购销点在和盛、县城两地。...2019-04-12
-
粮油购销机构:迄于1954年,粮油向为自由交易品,多在集市进行贸易,粮店仅见于早胜等大镇。县内粮仓为公粮接纳和储存机构。解放后至统购统销之前,县内仅城关、早胜、观音、太昌、佛堂5处粮库。1954年县粮食局改...2019-04-12
-
私营商业:旧志记载商业,仅有集市名、约在民国中期,县内商业渐为独立行业,民国29年所成立之“宁县商会”为其标志。民国32年各集镇商贩、饮食、旅店业者共约500余户,均为私营,且多为单人经营。解放初县内市场...2019-04-12
-
民国23年(公元1934年),甘肃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立后,始令宁县筹设电话,并派电话专员,勘定路线、督促架线,由县城接焦村、和盛二镇,与西峰镇通讯;接早胜镇与山河镇通讯;在县政府设电话室。后又接...2019-03-22
-
如前所述,古代这里的军事通信,一般以烽火报警传递讯息。后来,即由驿站传递公文,递运人员、物资。至清代,境内的驿道,为甘肃驿运路线东路(由兰州出发,经榆中、平凉、泾川,到陕西长武,再从长武北经宁州、...2019-03-22
-
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2700年前,宁县地区就有了军事通信组织和设施。专门传递军事讯号的烽火台,至今,在子午岭脊“五里一墩,十里一台”,历历在目,如桂花园附近的古烽台,现仍沿名五里墩。在前原古道沿线也有...2019-03-22
-
第八十页2019-03-15
-
第七十八页第七十九页2019-03-15
-
第七十五页第七十六页第七十七页2019-03-15
-
货运:旧时民间运输主要靠人力、畜力。载运量最大的畜力车,一般也不过两千斤,还须人工悉心操劳。加之“出入无大宗货物运输”,县内货运极不发达。民国29年,和盛湫包头李鸿昌家拴起两辆胶轮大车。嗣后,宁县农...2019-03-15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手机免密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